资源简介 八 年级 上 册教案备课序号:第 8 节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执行教学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 4.2以礼待人 课 型 新授教学目标 1.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知道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2.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培养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3.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培养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教学模式 “一心二导三力”教学模式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教材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故事导入】——故事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习语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不断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比如,在20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中,前所未有的规格、格外隆重的仪式,既是崇高礼赞又是庄严宣示,号召人们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思考: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礼”的建设?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过渡:礼让,谓互相宽容理解,被作为“美德”流传至今。不学礼,无以立。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以礼待人》。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更有效 1.了解什么是礼,懂得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2.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养成有礼貌、讲文明的生活习惯,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必备知识清单 1、礼的含义? 2、礼的主要表现? 3、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4、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一、待人礼为先 (一)识礼 【教学故事一】——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视频:CCTV-10科教频道 百家说故事 [百家说故事]六尺巷 思考: 看了六尺巷这个视频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六尺巷的故事,对当今社会道德风尚依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议学总结:1.礼的含义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二)崇礼 【教学故事二】——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小华的故事 镜头1:幸福小区住着一位中学生叫小华,在小区里,小华每次遇到长辈都会主动问好,每天上学放学都会向保安叔叔问好,小区里,大家都夸小华懂事有礼貌。 镜头2:小华每天上学路上遇到同学都会主动打招呼,校园里遇到老师小华总会主动说声“老师好”。课堂上小华也喜欢主动回答问题,并且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和“校礼貌之星”。 镜头3:小华在学校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小华的生日会上,同学们都纷纷送上祝福,并且小华和大家照了很多相片留作纪念,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华。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 你认为小华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小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礼”对个人有何重要性? 提示:小华是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教学故事三】——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小朋友鞠躬致谢过路礼让车辆 近日,在浙江嘉兴的一条斑马线上,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两位小朋友正在等待通行,一辆白色汽车驶来并随即减速让行。其中一位小朋友见状,立刻鞠躬表达谢意。这一友爱的一幕,被网友拍摄下来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扬。 思考:小朋友和司机的相互礼让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教学故事四】——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演示迎接外宾全过程 思考: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为什么要以如此高标准高规格的礼仪迎接外宾? 提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议学总结: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 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个人层面)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 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社会层面)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我 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国家层面) 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行礼 【教学故事五】——故事呈案例,快乐好学习 故事研学: 小故事,大道理: 古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因路不熟,眼见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客栈。忽然见前面有位老人,他催马向前大声问道:“哎!老头,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身看了看,心中很是不悦,斥道:“无礼。”书生以为是“五里”,连声谢都没说,便扬鞭策马径直走了。走了大约五里路,并不见客栈。又往前走了五里路,仍不见客栈踪影。此时书生想:莫非是老头骗我?他自己嘟囔着“五里,十里”,忽然他悟出了什么......书生于是骑马回转,找到那位老人,恭敬地道歉:“老人家,请恕小生刚才无礼!请问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嗔为笑:“附近没有客栈,你且去寒舍暂住一宿再赶路吧。” 思考:为什么前后两次问路结果截然不同? 提示:书生第一次与人交谈时,没有尊重对方,盛气凌人。书生第二次与人交谈时,做到了以礼待人,文明用语。这告诉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小组合作】——互帮又互学,小组力量大 研学活动: 小组讨论: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以小组为单位,提炼语言、态度、举止的修 炼秘籍,完成任务。 1.语言组: 2.态度组: 3.举止组: 议学总结:3.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P39--40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五千多年的历史铸就了礼尚往来的高尚道德准则。下列成语与此相符合的是( C ) ①卧薪尝胆 ②孔融让梨 ③张良拾履 ④程门立雪 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B ) ①转移注意,随意发泄情绪 ②尊重他人,考虑他人感受 ③文明有礼,切勿盛气凌人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22.湘潭中考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湘潭市博物馆开设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同学们在培训班中学习讲解员礼仪,接受绕口令训练,近距离走近文物、了解文物、解说文物。活动主办方强调,博物馆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要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向,意在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空问。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 (1)“小小讲解员”为什么需要学习礼仪课程? (2)“小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应怎样以礼待人? 【答案】(1)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2)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板书设计 以礼待人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情境创设,依托鲜活的学习素材和丰富的课堂活动,设置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还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让学生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总体教案设计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还要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深度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