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歌曲里写的老人是谁?2、南海边画圈指的是什么城市?这个城市原来是怎样的?3、这个城市的翻天覆地变化得益于什么事件的决定?猜一猜?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堆积如山,人们的思想比较混乱。拨乱反正的任务非常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文化上:恢复高考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10月21号,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影响:“两个凡是的主张”,使“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在许多方面得以继续。思想上:“两个凡是”的错误: 资料1: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率高达72%,苏联达到66.7%。美国的科研人员有120万,苏联90万,中国只有20多万。资料2 :据统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由1955年的4.7%下降到1978年的1%。国内生活物资的匮乏,使各种票证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料3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在一家汽车公司,他了解到这里每个工人每年能生产94辆汽车,而我国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厂,每个工人每年只能生产1辆汽车。在观看自动化程度先进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时,邓小平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根据资料,联系战后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各国发展的经验,谈一谈当时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等等。 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扶持和自身的发展,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新加坡、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随后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虽然进行了一五计划,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科学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较低。经济科技上:开展: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重申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围绕着真理标准问题,全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影响:1.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人们考虑问题是不再受陈旧过时的框框束缚,把注意力放到研究新情况和实际问题,研究如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上来。性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做好了思想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邓小平在会上作报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一、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二、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三、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起点: 内容(最根本内容)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B.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意义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对外对内 有人把这次全会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你归纳一下,全会从哪几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对外政策:从封建保守转向改革开放文化: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中共历史上的两次历史转折: 1、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伟大的转折知识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历史转折: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2、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3、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伟大的转折中共领导开辟的两条特色道路毛泽东邓小平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开放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pt 走进新时代.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