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环境的稳态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内环境的稳态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②__________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①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_;③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它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
组织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细胞外
内环境
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血液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2、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低于正常值,通常没有临床意义,建议定期复查。若该值偏高,说明肝功能受损;葡萄糖含量超标,且糖化血清蛋白严重超标,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酸性或碱性物质过多,内环境的pH还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吗?
内环境中的其他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吗?
不会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成年) 37.1 ℃ 37.3 ℃ 37.4 ℃ 37.5 ℃ 37.3 ℃ 37.1 ℃
2、家庭成员一日体温变化调查表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结论: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处于动态平衡中
3、渗透压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渗透压减小,从而会引起内环境紊乱加剧
结论: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项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特点: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
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
例如,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无机盐等代谢会紊乱,可出现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法国贝尔纳的观点(1857年)
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美国坎农的观点(1926年)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 经
体 液
免疫调节网络
内 环 境 稳 态 会 失 调 吗 ?
尿毒症
由于肾脏的衰竭,导致代谢失常引起的毒害:人体无法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通过肾脏产生尿液排出体外,使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积累,从而引起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最终可能引起死亡。
可通过检测血肌酐等进行诊断,治疗:血液透析、肾移植等。
说明: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感冒发烧、严重腹泻、高山缺氧反应、糖尿病等
感冒发烧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
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
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
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
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
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应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
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腹泻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_________会变小。这样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__________ 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____________,进一步导致细胞____________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渗透压
渗透作用
吸水膨胀
代谢和功能
高原反应
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说明:外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空调病
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
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
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导致关节痛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
补充: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
外环境变化剧烈(外因)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结论: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4)正常渗透压:
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3)适宜体温和pH:
适宜酶发挥作用
(2)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
机体的能量保障
(1)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小结
(2)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
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
(1)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指组成内环境的各个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课堂练习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A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D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
受到威胁
C
5.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和尿排泄废物
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
D.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
B
6.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