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丰收锣鼓》教学设计课题名 《丰收锣鼓》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能分辨几个乐段,能感受到各段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变化。 艺术表现:能随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变化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动作展现乐曲《丰收锣鼓》。 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在《丰收锣鼓》的聆听、体验中感受并体会农家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和丰收带来的欢乐。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管弦乐器的音乐情绪及听辨主要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们了解民族戏曲音乐,增进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作品的兴趣和情感。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围绕 “丰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新课探究 1、彭修文: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从小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曾指挥、改编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如《步步高》《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等;还尝试把外国名曲用中国传统乐器来演奏,改编成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扩大了民族乐队的表现力;创作了许多大型民乐作品,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交响诗《流水操》、《秦兵马俑幻想曲》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乐演奏曲目。 2、完整聆听乐曲: 分别听出2、4乐段主题出现的地方。 当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 聆听2、4乐段,听出主奏的乐器。 4、2主题演奏了两遍,第一遍是弦乐组,主奏乐器是二胡、高胡;第二遍是吹奏组和弹拨组,主奏乐器是笛子、扬琴、琵琶。 4主题由弹拨 组扬琴、琵琶、阮主奏。 5、再听2、4乐段,边听边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 6、分析各段的情绪和速度。 7、完整聆听全曲,整体感受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用动作表现获得丰收成果后的欢乐情绪。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到分工合作演奏,为第一部分结束过渡段中“锣鼓节奏”片段的演奏。 9、观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丰收锣鼓》的视频,边看、边听、边模仿演奏,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 三、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布置作业 网络上搜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找出你喜欢的分享给同学们。板书设计 《丰收锣鼓》教学反思(共23张PPT)丰收锣鼓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审美感知: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能分辨几个乐段,能感受到各段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变化。艺术表现:能随乐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变化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动作展现乐曲《丰收锣鼓》。创意实践:通过编创动作表现歌曲,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化理解:在《丰收锣鼓》的聆听、体验中感受并体会农家庆丰收的热闹场面和丰收带来的欢乐。核心素养新课导入课堂小结新课探究课后作业01030402目 录新课导入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围绕 “丰收”谈谈自己的感受。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探究彭修文: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从小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曾指挥、改编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如《步步高》《花好月圆》《丰收锣鼓》《瑶族舞曲》等;还尝试把外国名曲用中国传统乐器来演奏,改编成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扩大了民族乐队的表现力;创作了许多大型民乐作品,二胡协奏曲《不屈的苏武》,交响诗《流水操》、《秦兵马俑幻想曲》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乐演奏曲目。新课探究新课探究完整聆听乐曲:分别听出2、4乐段主题出现的地方。当主题出现时举手示意。新课探究聆听2、4乐段,听出主奏的乐器新课探究2主题演奏了两遍,第一遍是弦乐组,主奏乐器是二胡、高胡;第二遍是吹奏组和弹拨组,主奏乐器是笛子、扬琴、琵琶。4主题由弹拨 组扬琴、琵琶、阮主奏新课探究再听2、4乐段,边听边模仿乐器的演奏动作。新课探究分析各段的情绪和速度。新课探究完整聆听全曲,整体感受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用动作表现获得丰收成果后的欢乐情绪。新课探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到分工合作演奏,为第一部分结束过渡段中“锣鼓节奏”片段的演奏。新课探究观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丰收锣鼓》的视频,边看、边听、边模仿演奏,增强真实感和现场感。新课探究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网络上搜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找出你喜欢的分享给同学们。课后作业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3.3 丰收锣鼓 教学设计.docx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3.3 丰收锣鼓 课件.pptx 丰收锣鼓.mp3 丰收锣鼓2段.mp3 丰收锣鼓4段.mp3 丰收锣鼓视频.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