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运动与力一、选择题1.下面的运动中,( )运动方式主要是平动。A.B.C.2.水中的小球受到一种向上的力,这个力是( )。A.弹力 B.浮力 C.推力3.要想加快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的方法是( )。A.加大拉力 B.减少拉力 C.加重物体重量4.滚珠轴承是一种可以( )摩擦力的装置。A.增大 B.减小 C.无法判断5.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 )。A.不会产生摩擦力。B.只有推不动时才会有摩擦力。C.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摩擦力。6.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 )。A.雨天走路滑倒 B.前行的车轮 C.用抹布擦桌子二、填空题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8.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有 、 。9.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10.速度、距离、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速度= 。三、判断题11.运动鞋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2.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 )13.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正常生活。( )14.跳高运动员落到垫子上会被弹起,是因为受到了垫子的弹力。( )四、连线题15.动手连一连。风车转动 重力磁铁吸引 浮力弹簧恢复原状 风力树叶浮在湖面上 磁力苹果落地 弹力五、简答题16.打扫教室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足够大的力气才能拖动课桌?六、综合题17.如图所示,它是一个测力计,请你回答下面相关问题。(1)测力计上标有字母“N”,它代表( )。(2)使用前如果指针不是指在“0”处,你的做法是( )。(3)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是( )N。参考答案:1.B【详解】一切物质都在运动,运动的形式各种各样,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自然界中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平动、转动和振动,是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分析选项可知,A是转动,B是平动,C是摆动。2.B【详解】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水中的木板会受到一种向上托举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3.A【详解】加快物体的运动可以加大拉力或者减轻重量。减少拉力或者增加重量会使运动变慢。故选:A【分析】考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力的作用来实现。4.B【详解】略5.C【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A、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故A错误;B、木块在桌子推不动时,也有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故B错误;C、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叫滑动摩擦力,不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故C正确。6.B【详解】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动形式不同又可以分成移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比如:铁环、足球。下列运动方式属于滚动的是前行的车轮,所以B符合题意。【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运动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滚动。7. 力 牛顿 N【详解】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8. 米/秒 千米/时【详解】人们通常用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分析】本题考查速度,要求学生掌握速度单位。9.摩擦力【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木块在桌子表面滑动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摩擦力。【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10.距离/时间【详解】人们通常用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人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距离、时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速度=距离/时间。【分析】本题考查速度,要求学生掌握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1.√【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这种说法正确。12.√【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浮力、磁力等等。小球落地后形状发生改变,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弹力使小球弹起来。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本题考查弹力,要求学生掌握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13.√【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摩擦力有时对我们有利,有时对我们有害。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正常生活,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本题考查摩擦力,要求学生掌握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我们就不能正常生活。14.√【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重力、浮力、磁力等等。小球落地后形状发生改变,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弹力,弹力使小球弹起来。拉开后的弓箭、弹簧等物体都具有弹力。跳高运动员落到垫子上会被弹起,是因为受到了垫子的弹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本题考查弹力,要求学生掌握跳高运动员落到垫子上会被弹起,是因为受到了垫子的弹力。15.【详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力有多种的方式存在,有作用力、反作用力、动力、重力、地心吸力、摩擦力、磁力、冲力、张力、弹力和向心力,风车的转动是受到风力的作用;磁铁吸引是受到磁力的作用;弹簧恢复原状是产生弹力的作用;树叶漂浮在水面上是受到浮力的作用;苹果落地是受到重力的作用。16.因为课桌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打扫教室时,我们要用足够大的力气才能拖动课桌,因为课桌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17. 牛顿(牛或力的单位) 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处 3【详解】(1)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使用前如果指针不是指在“0”处,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处。(3)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是3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