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貌的观察》导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察顺序。2、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在野外实地观察,并能科学、准确的描述观察结果。3、能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识别和描述总体地貌特征。4、结合实际,分析高度和坡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具备人地协调的观念。[自主预习]一、地貌观察的方法观察地点 视野比较____的地方地貌观察的原则 从宏观到_____,从面到______一般步骤 观察视野内____的地貌(山地、平原等) ↓ 观察和描述____地貌(山岭、河谷等) ↓ 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河岸、陡崖等)辅助工具 地形图、遥感影像等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甲点海拔为_____米;乙点海拔为_____米。(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2、坡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农业:交通发展:其他:3、不同坡向具有不同的特点,举例说明。[知识拓展]1、五大基本地形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米) 地面起伏程度平原 平坦开阔,起伏不大丘陵 地势起伏____,坡度较和缓高原 边缘_______,中间______。山地 地势起伏____,坡度大盆地 四周____中间____2、地形的基本部位地形部位 等高线图(单位:米)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缓坡与陡坡 缓坡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陡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山脊与山谷 山脊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也称分水线山谷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也称集水线鞍部与陡崖 鞍部 两侧等高线闭合陡崖 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合作探究](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是多少?(3)A、B哪个是陡坡和缓坡?如何判断?(4)C、D哪处是阴坡或阳坡?如何判断?[活动]观察家乡的地貌根据上面两幅图,尝试归纳贵州省的地形地貌特征。[练习]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哀牢山。图甲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某游客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1——2题。1、某游客站在图甲中某处朝南拍摄出图乙的景观照片,该游客在图甲中所处位置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图甲中不能观察到的微观地貌是( )A.山谷 B.山脊 C.陡崖 D.峡谷“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原则,下图中左图是我国北方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右图是某段长城的景观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5题。 3、古长城修建处对应的地形部位一般为(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缓坡 4、左图所示线路中最可能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若在左图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