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电学实验专题(二)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讲 电学实验专题(二)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

资源简介

第10讲 电学实验(二)
实验三: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实验器材
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和刻度尺.
3.基本操作
(1)电流表用0.6 A的量程,电压表用3 V的量程,按图1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使阻值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并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的方法再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中.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1.实验数据求E、r的处理方法
(1)列方程求解:由U=E-Ir得,解得E、r.
(2)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如图2所示.
①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
②图线与横轴交点为I短=;
③图线的斜率表示r=||.
2.注意事项
(1)为了使路端电压变化明显,可使用内阻较大的旧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应小于0.5 A,读数要快.
(3)要测出不少于6组的(I,U)数据,变化范围要大些.
(4)若U-I图线纵轴刻度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内阻应根据r=||确定.
(5)电流表要内接(因为r很小).
3.误差来源
(1)偶然误差: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
(2)系统误差:电压表分流.
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2016·四川理综·8Ⅱ)用如图3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Ω),保护电阻R1(阻值10 Ω)和R2(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
实验主要步骤:
(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ⅱ)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
(ⅲ)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
(ⅳ)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
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_.
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Ω)
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
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Ω)
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Ω)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_______.
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
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
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
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
(3)选用k、a、R1和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__,r=__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
[变式1]利用图4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流表A(0~0.6 A)
B.电压表V1(0~3 V)
C.电压表V2(0~15 V)
D.滑动变阻器R1(0~20 Ω)
E.滑动变阻器R2(0~200 Ω)
F.定值电阻R0=1 Ω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2)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是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读数变化都非常小.同学们讨论后,在原电路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定值电阻R0,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
某位同学记录了6组数据,对应的点已经标在坐标纸上.在图5坐标纸上画出U-I图线,并根据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变式2]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6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现有电流表(0~0.6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电压表(0~15 V) B.电压表(0~3 V)
C.滑动变阻器(0~50 Ω) D.滑动变阻器(0~500 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7,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45 1.40 1.30 1.25 1.20 1.10
电流I(A)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
(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P都会发生变化.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P-U关系的是________.
3.手机、电脑等电器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电器都要用到蓄电池.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 V.
A.量程是0.6 A,内阻约为0.5 Ω的电流表;
B.量程是3 V,内阻是6 kΩ的电压表;
C.量程是15 V,内阻是30 kΩ的电压表;
D.阻值为0~1 kΩ,额定电流为0.5 A的滑动变阻器;
E.阻值为0~10 Ω,额定电流为2 A的滑动变阻器;
F.定值电阻4 Ω,额定功率4 W;
G.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填器材代号),图8中的导线应连接到________处(填“①”或“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时候,为了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比较明显,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填器材代号).
图8
(2)用(1)问中的实验电路进行测量,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画出对应的U-I图线如图9所示,由图线可得该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阻r=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9
题型二:实验拓展创新
[例2]图10甲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1和A2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和A1内阻之和为10 000 Ω(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2为理想电流表.
(1)按电路原理图在图乙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2)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________(填“a端”“中央”或“b端”).
(3)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I1(mA) 0.120 0.125 0.130 0.135 0.140 0.145
I2(mA) 480 400 320 232 140 68
在图11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I2图线.
(4)利用所得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 Ω.(均保留两位小数)
(5)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m=__________ 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变式1]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A.待测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几欧姆
B.直流电压表V,量程为3 V,内阻非常大
C.定值电阻R0=150 Ω
D.电阻箱R
E.导线和开关
根据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图进行实验操作.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每次电阻箱的阻值R和电压表的示数U.在-R坐标系中描出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
(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坐标纸上画出-R关系图线.
(3)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________ V-1·Ω-1,截距b=________ V-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 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变式2]某同学设想运用如图13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流表A的内阻和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的电动势,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始终符合实验要求.
(1)为了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在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将两个电阻箱的阻值调至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然后闭合开关K1,将开关K2拨至1位置,调节R2使电流表A有明显读数I0;接着将开关K2拨至2位置.保持R2不变,调节R1,当调节R1=34.2 Ω时,电流表A读数仍为I0,则该未知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 Ω.
(2)为了测量电流表A的内阻RA和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的电动势E,他将R1的阻值调到R1=1.5 Ω,R2调到最大,将开关K2拨至2位置,闭合开关K1;然后多次调节R2,并在表格中记录下了各次R2的阻值和对应电流表A的读数I;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他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根据你所学知识和题中所给字母写出该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利用图象中的数据可求得,电流表A的内阻RA=______ Ω,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的电动势E=________ V.
实验四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改装
1.改装方案
改装为电压表 改装为大量程的电流表
原理 串联电阻分压 并联电阻分流
改装原理图
分压电阻或分流电阻 U=Ig(Rg+R) 故R=-Rg IgRg=(I-Ig)R 故R=
改装后电表内阻 RV=Rg+R>Rg RA=2.校正
(1)电压表的校正电路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校正电路如图2所示.
图1           图2
(2)校正的过程是: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然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触头,使改装后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从零逐渐增大到量程值,每移动一次记下改装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标准电流表)示数,并计算满刻度时的百分误差,然后加以校正.
二、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
1.构造:如图3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电池、调零电阻R和红、黑表笔组成.
图3
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
外部:接被测电阻Rx.
全电路电阻R总=Rg+R+r+R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x=0)时,调节调零电阻R,使I=Ig,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调零.
(1)当I=Ig时,Rx=0,在满偏电流Ig处标为“0”.(图甲)
(2)当I=0时,Rx→∞,在I=0处标为“∞”.(图乙)
(3)当I=时,Rx=Rg+R+r,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x叫中值电阻.
三、多用电表
1.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
图4
2.外形如图4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
3.多用电表面板上还有:欧姆表的欧姆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
四、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5甲所示.
图5
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
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
1.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2.实验步骤
(1)观察: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机械调零: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4)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①按如图6甲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图6
②按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5)测量定值电阻
①根据被测电阻的估计阻值,选择合适的挡位,把两表笔短接,观察指针是否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若不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欧姆表的“0”刻度处;
②将被测电阻接在两表笔之间,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③读出指针在刻度盘上所指的数值,用读数乘以所选挡位的倍率,即得测量结果;
④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
1.多用电表使用注意事项
(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黑出”.
(2)区分“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左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指针定位螺丝;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右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调零旋钮.
(3)由于欧姆挡表盘难以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
(4)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
(5)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
(6)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
(7)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长期不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
2.多用电表对电路故障的检测
(1)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①用直流电压挡:
a.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说明电源良好,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损坏.
b.在电源完好时,再将电压表与外电路的各部分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动势,则说明该部分电路中有断点.
②用直流电流挡: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则说明与电流表串联的部分电路断路.
③用欧姆挡检测
将各元件与电源断开,然后接到红、黑表笔间,若有阻值(或有电流)说明元件完好,若电阻无穷大(或无电流)说明此元件断路.
(2)短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①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源被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外电路的部分电路不被短路或不完全被短路.
②用电流表检测,若串联在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不为零,故障应是短路.
题型一:教材原型实验
[例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图7
(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电路如图7甲所示,若选择开关置于“×100”挡,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指针位于图乙所示位置,则Rx=________ Ω.
(2)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上述Rx,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器材设计了一只欧姆表,其电路如图丙所示.
①关于该欧姆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阻刻度的零位在表盘的右端
B.表盘上的电阻刻度是均匀的
C.测量前,不需要红、黑表笔短接调零
D.测量后,应将开关S断开
②某同学进行如下操作:当Rx未接入时,闭合开关S,将红、黑表笔分开时,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表满偏.当Rx接入A、B表笔之间时,若电流表的指针指在表盘的正中央,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已知电流表的内阻为Rg,电池的内阻为r,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变式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如图8是多用电表的刻度盘,选用倍率为“×10”的欧姆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图示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104 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挡是________(选填“×10”、“×100”、“×1k”或“×10k”).若测量结束后,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指针指在电阻“0”刻度的右侧,则上述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图8
[变式1]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某电压表(量程为10 V)的内阻(大约几十千欧),该多用电表刻度盘上电阻刻度的中间值为30.
(1)欧姆挡的选择开关拨至________(选填“×1k”或“×100”)挡,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选用图9中______(选填“A”或“B”)方式连接.
(2)如图10甲所示,该同学读出欧姆表的读数为______ Ω;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 V,欧姆表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
图10
[变式2]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现有一个二极管其正极记为A、负极记为B.某同学研究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相关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1)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其电阻,其正向电阻约为10 Ω,反向电阻约为50 kΩ,则在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电表的红表笔应接________(填“A”或“B”).
图11
(2)该同学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电路用伏安法进一步测量该二极管正反向电压均为2 V时的电阻值,二极管接在1、2之间,电压表的内阻约为40 kΩ,选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挡作为电流表接在3、4之间.该多用电表的直流电流有三个量程,量程和对应的内阻分别为:①50 μA,内阻约为100 Ω;②50 mA,内阻约为50 Ω;③250 mA,内阻约为10 Ω.则在实验过程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与接线柱________(填“3”或“4”)相连;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填“①”、“②”或“③”),单刀双掷开关S2应拨向接点________(填“5”或“6”).
题型二 实验拓展创新
[例2]小明在实验室中发现一个外观上像电阻的未知元件D,设计了如图12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12
(1)小明按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缓慢地从a端移到b端,发现起始阶段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大,后续阶段电压表示数保持6 V不变,若D为电阻元件,则该过程中它的电阻值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A.阻值一直为0
B.阻值先不变,后阶段变小
C.阻值恒定且远大于R2
D.阻值先不变,后阶段变大
(2)根据元件D铭牌上的部分信息,小明从网络获知该元件为稳压二极管,它有正负极之分,在电路中当D的正极接高电势时,其i-u图线如图乙中OC所示,当D的负极接高电势时,其i-u图线如图乙中OAB所示,其中AB段为D的稳压工作区,由此可判断图甲中D的黑色端是它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
(3)小明接着设计了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按图丙对该元件进行探究,图丙中虚线框端是其内部等效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E=9 V,电表满偏电流Ig=3 mA.实验时小明先进行欧姆调零,则调零后多用电表内部总电阻为________ Ω;调零后按图丙连接元件D进行测量,若D恰好处于稳压工作区,则此时测得元件D的阻值应为________ Ω.
[变式1]如图13所示为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示意图.
图13
(1)当接通1或2时,为________挡(填“电流”“电阻”或“电压”).1的量程比2的量程________(填“大”或“小”).
(2)测量某电阻时,用欧姆挡“×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欧姆挡________挡(填“×1”或“×100”)换挡后,在测量前要先进行________.
(3)该同学要测量多用电表直流“2.5 V”挡的内阻RV(约为20 k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以下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为3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为10 k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ⅰ)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多用电表用表示);
(ⅱ)写出RV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并说明所用字母的物理意义).
[变式2]二极管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电性,当在二极管两极之间所加正向电压小于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很大(1×106 Ω,甚至更大),而当正向电压超过某值时,二极管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升高而急剧减小.为了探究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步骤如下:
A.将多用电表置于欧姆表“×100”挡,短接红、黑表笔,调整________,使指针指向表盘右侧“0”位置;
B.将二极管串接在两表笔之间,多用电表示数如图14中a所示;
C.将二极管两极对调,多用电表示数如图中b所示,则此时与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图14
(2)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
正向电压U/V 正向电流I/mA
0.10 0
0.20 0
0.30 0
0.40 0.02
0.50 0.26
0.55 0.56
0.60 1.13
0.65 1.79
0.68 2.37
0.70 3.00
①由二极管的特性和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0.10~0.30 V时,图中开关S一定接在位置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6中作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保留所描的点迹),由图线可知,二极管是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3)若此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3.00 mA,若用1.5 V的电源供电,则应该给二极管________(填“串”或“并”)联一个约________ Ω的电阻.(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10讲 电学实验(二)作业
1、现有一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3V,内阻1~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750mA.为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1中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为保护电阻。
(1)可备选用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
A.2Ω B.3 Ω C.4Ω D.5Ω
(2)按照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3)某同学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经正确操作后得到几组数据,并根据这几组数据作出电压表示数U的倒数随变阻器R的阻值的倒数1/R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用E、r表示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与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实验数据绘出的_
图线如图3所示,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1)旋动部件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2)将K旋转到电阻挡“×l00“的位置;
(3)将插入“十“、“-“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填“0刻线“或“∞刻线“);
(4)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将K旋转到电阻挡的_______,(填“×1K”或“×100”)的位置,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并完成测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