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声的利用 同步讲义(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声的利用 同步讲义(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 声的利用
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了解有关声的知识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知识点1声与信息
1.声可以传递信息
(1)声在产生时本身会携带相关信息,
(2)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能传递一定的信息.
(3)声波被反射时,回声也能传递一定信息.
声 获得的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 大雨将临
医生用听诊器听声 病人的健康状况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有异常声音 有螺栓松动
气象部门用仪器接收到次声波 地震、台风的位置及强度
总结:不同的声音可以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声可以传递信息.
2.超声波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
(1)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2)B超:人体各个内脏器官的表面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内脏和病变内脏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样.平常所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人体的病变.
(3)超声探伤: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检查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等.回声定位的相关应用:①倒车雷达;②超声导盲仪;③声呐.
3.次声波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
(1)预测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次声波,由于它传播的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的速度,人们利用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的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灾害.
(2)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诊断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3)利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这些声源的有关参量.
知识点2 声与能量
1.实验探究:声波能否传递能量
实验目的 探究声波能否传递能量
设计实验和 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观察现象说明声传递了能量,这里利用的是转换法.
实验现象 播放音乐时,扬声器振动发声,观察到烛焰随着音乐而摇摆
实验结论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声波传递能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领域 应 用
医疗 超声波碎石: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
工业 (1)超声波加工: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 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 (2)超声波去污:利用超声波使清洗液产生激烈振动,把物 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损坏被清洗的物体,可以用来清洗 机器零件、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 (3)超声波除尘:在烟囱里放一个超声波除尘器,除尘器发 出的超声波的频率高,当超声波发射到烟囱中时引起烟尘随 着它的振动而剧烈振动,短时间内,烟尘碎屑震落,从而达到 除尘的目的. (4)超声波焊接: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人们研制了超声波焊接 机,利用这种焊接机可以焊接塑料制品、缝制化纤纺织品等
题型一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1.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用声呐测海底的深度
B.用仪器监测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
【答案】B
2.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听不到;倒塌房屋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   。
【答案】次声波;信息
题型二 能量有关的声现象
3.下列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张飞喝断“当阳桥”
B.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C.利用超声波为孕妇做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
D.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物体内部是否有气泡或裂纹
【答案】A
4.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工人师傅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工件检测
D.接收地震、台风产生的次声波,确定其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答案】B
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答案】C
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B.图中,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从左到右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
C.图中,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图中,观察声音的波形可知,两次发声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
【答案】B
3.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碎石 B.倒车雷达
C.B超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答案】A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会引起水花飞溅,是源于音叉的振动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将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在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变
D.“南昌舰”在深海反潜训练时,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敌方潜艇的装置
【答案】C
5.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中国空间站和地面课堂同步进行。在太空授课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亚平老师的声音听起来较尖,指的是声音音调较高
B.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也能正常交流,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同学们通过航天员的讲解获取的很多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我们不用看大屏幕就能分辨三位航天员的声音,是根据音色进行判断
【答案】B
6.下列例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会不断摇晃
【答案】B
7.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精细器件 B.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病人做“B超”检查 D.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答案】C
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答案】D
9.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明车后情况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人们利用次声波监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D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它们,声音的音调从左向右逐渐降低
C.蝙蝠发出超声波是在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D.发声的扬声器旁边烛焰晃动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B
1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以探究音调和振幅的关系
C.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12.生活中处处有声,看似简单的声现象背后蕴含着很多奥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分散,清晰听到人体内发出的声音,说明听诊器能提高声音的音调
B.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罩内闹钟铃声变小,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发声且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D.在无风的环境中,扬声器旁边的蜡烛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C
13.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会人员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C.“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B
14.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如图所示,是在大冶湖举行龙舟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上的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现场观众通过音色来辨别各种嘈杂声中的鼓声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C
二、填空题
15.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大;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答案】固体;振幅;信息
1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   声波,经过4s收到回声信号.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该处海洋深度是   m。
【答案】超;3000
17.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振动;信息
18.弘扬抗疫精神,一丝不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志愿者手拿扩音器组织大家排队,如图所示。志愿者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使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   ,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通过扩音器的录音可以辨别出是哪一位志愿者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声带;响度;信息;音色
19.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并以    的形式传播,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振动;声波;能量
20.如图所示是超声波眼镜清洁器,通电后清洁器利用超声波使眼镜的污物层被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这说明声音具有   。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其发出“滋滋”的声音   (选填“是”或“不是”)清洁器发出的超声波。
【答案】能量;不是
三、实验探究题
21.在学习声音的想过知识后,小明同学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了思考并做了如下的实验:
(1)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    ;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    Hz;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
(2)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纸屑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
(3)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   填“变大”或“变小”;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   能不能听到铃声;此实验说明了    ;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答案】(1)能量;20000;超
(2)振动;振动产生声音;转换法
(3)变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科学推理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