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九下(回家作业7)班级 姓名 1.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意思是: ( )A消灭国内阶级敌人,欢迎世界各国友人 B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联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D坚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大国、强国建交2.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诞生于: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乌鲁木齐3.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外交策略的运用 D西方国家的支持4. 右图反映的中美贸易从渐增到剧增的因素有:①大跃进运动 ②文化大革命 (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A①②? ?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传承了我国哪一外交方针? ( )A互不干涉内政 B求同存异 C互不侵犯 D不结盟6.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 )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7. 2011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某校学生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顾全大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D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8. 2012年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可以说40年前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缓和了中美关系,以下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B中美关系的缓和,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尼克松访华是“小球转动大球”的结果? D中国与美国缓和关系,是反对苏联搞霸权主义,以抗衡苏联?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傅莹表示:“冷战之后,世界很多地区发生了紧张、动荡、冲突,甚至战争。亚洲地区总体上是平静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这都得益于亚洲的和平环境。应该承认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了核心作用。”我国奉行???? 和平外交政策。A 和平共处???? B 反对霸权主义??? ? C 对外开放??? D 独立自主 ( )10.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对此评价错误的是 ( )A体现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促进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C标志着中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D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1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18-19世纪,在北美殖民大陆上,美国经过两次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材料二: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变化示意图材料三: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前总理温家宝(1)依据材料一,试举“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的具体做法一例。三角贸易、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2)经过两次战争洗礼,对美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赢得了国家独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上升趋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共的正确领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动。(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国际关系应如何健康发展?要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要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2分)“以德治国”。以此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理性。(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抽鸦片的国家。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4分)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封锁、孤立中国。(4)从 “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3分)课件16张PPT。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马关条约》李鸿章与日相伊藤博文谈判:李:200万兵费太多。100万各半,不问所费若何,每年我净赔50万。?伊:如果20天内,条款批准交换,我即准赔费50万;否则必要100万。……?李:台湾已是口中之物,贵国何必急急??伊:口中之物,尚未下咽,饥甚!? 旧中国外交读这段对话,你有什么感受?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凡革命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採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中美友好通商条例》(1946年11月) 二则材料各反映什么?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毛泽东的三条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清除、取缔特权不承认旧外交关系站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边独立为什么要“一边倒”?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孤立新中国。作用:中国在斗争不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印尼万隆会议方针:求同存异原则: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二、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1.中美建交(乒乓外交)①背景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1966年2月, 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廉· 邦迪提出, 美国应在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同时, 尝试同中国接触的可能性。 1969中苏珍宝岛之战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71年日本乒乓球世锦赛。美国队员科恩误上中国队汽车。共同社报道《“一起乘车吧”――世乒赛上的“美中友好”》。 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周恩来亲自接见。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借道巴基斯坦秘密访华。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抗从此结束,两国关系正常化2.重返联合国1971年26届联大《乔的笑》毛主席:“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3.中日建交(1972)周恩来与日相田中角荣三、新时期的和平外交政策1.背景、依据2.新时期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3.具体做法不结盟独立自主4.意义与“一边倒”相比的变化:“一边倒 ”时期我国主要坚定地站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则坚持独立自主,不同 ……。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新时期外交成就1989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会议)2001上海2014北京规模最大规格最高 多边外交 活动上海合作组织2014峰会反恐演习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与17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关系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与社会九下作业7.doc 新中国外交.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