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本学期教学任务已接近完成,为更好地把本册知识全面、细致的掌握好,认真地进行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复习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一、 复习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2.在复习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提高。特别要关注中后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质量。二、教材所复习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可按两部分复习,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容易掌握的部分、较难掌握的部分。1.容易掌握的部分:第一单元千克、克、吨、的认识、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较难掌握的部分:第二、三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这些内容是本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着重进行复习和分类指导。2.各部分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1)乘除法笔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1、通过不同形式复习,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一个是质量单位,吨、千克、克的理解,再就是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3)位置变换与周长的理解、计算。1.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通过测量、平移等操作方法找出不同图形边的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班级整体状况有40%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差,例如:毛健东、杨健、蔺相阳、李东迅、宋昊燃、宋杰润、蔺瑞祥等基础差且学习积极性不高;张芮通、王瑞泽、李泽轩、李欣延,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性较差,郭子城、舒增全、李东旭、蔺文文、宋树泽、李欣延等书写普遍差,有时自己书写的数学就能辨别不清。能认真听课的约有20%,每节课都集中8、9个人身上,举手发言的也是这几个人。还有就是个别问题,比如:曹建松同学,挺聪明,但做题的扎实程度不够好,经常出现别人都不可能出错的题反而他出错,李婷、王译晗做题的速度太慢,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的程度,做题的思路等等。三、复习措施1.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优先领跑全班之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四、复习过程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根据章节,倒叙复习,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易出错的题,时间大约两周,第二轮是专项专题复习,大约用1周。最后综合训练,大约半周。另外,协同其它课任老师,对学生的桌位进行调整,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适当前移,及时提醒孩子,也方便于指导学生。2015年元月6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