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划重点(知识归纳)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 划重点(知识归纳)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 划重点(知识归纳)
-2023-2024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
12 河流与湖泊
知识清单必背
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2.各种水体的主要特点。
水体 区别 性质
河流 河道比较长,水从上游来,流向下游。 自然水域
湖泊 面积很大,水面宽广平静,水量比较多,水的流向不明显。
池塘 面积不大,水量不多,水面平静,多为死水。 自然或人工水域
水库 水库有人工修建的坝,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人工水域
3.一般来讲,水域越大,蓄水量越大。
4.水体还可按水流状态分为静态水体和动态水体。湖泊、池塘、水池等是静态水体,水面呈相对静止状态。江、河、溪、瀑等是动态水体。
5.用油泥在塑料盆里塑造一块不平整的地形,往模拟地形“降水”可以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6.河流与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许多生物的家园。
(1)植物类:莲衣藻、浮萍、香蒲、芦苇、金鱼藻、黑藻。
(2)动物类:鲫鱼、青蛙、蝌蚪、小龙虾、蛇、水黾、河虾、鳜鱼、青鱼、螺、龟、白鹭、蜻蜓。
探究活动必会
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注意:(1)制造地形时,一定要制造得坑坑洼洼,不能太平整。
(2)用喷水壶人工降水时,水不可太猛,也不可太细。
现象:在低洼处筑坝,可以观察到“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结论:河流和湖泊是由洼地积水形成的,河流是由高向低流动的;湖泊是静止的。
活动手册参考
●写出下面各种水体的主要特点。
河流:水流向下游,长长的。
池塘:面积不大,水量不多,水面平静。
水库:有人工修建的坝,水比较深。
湖泊:水面平静,水量比较多。
海洋:面积很大,水量极多,一望无际,水会运动。
●尽可能多地写出家乡水体中的动植物名称。
河流里的植物 河流里的动物
莲、香蒲、衣藻、金鱼藻、黑藻 青蛙、龟、青鱼、泥鳅、河虾
13 地下水
知识清单必背
1.泉水和井水来自地下水,水井是人们取用地下水的装置。
2.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3.地下水的形成:
(1)可渗透层一般由质地疏松的土壤构成,水能透过土壤缝隙,土壤颗粒表面可以吸附水分,土壤颗粒之间可以储存水;
(2)含水层指储存着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水能流出来的岩层;
(3)不可渗透层是水很难渗入、溢出的岩层。
4.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5.地下水的补充:
(1)铺设透水路面;
(2)雨水回灌地下;
(3)堤岸过滤。
透水路面示意图
探究活动必会
制作简易水井模型。
现象:水会依次透过沙子、碎石缓缓下渗,积聚到杯底,直至充满碎石之间的空隙,同时中间圆筒中的水位也随之慢慢升高。
结论:水井中的水来自地下水。
活动手册参考
●选择合适的名称填写在下图中的括号里。
水井 河流 不透水层 浅层地下水 深层地下水
●设计铺设一条步行道的方案,要求既方便雨天时路人行走,又能让雨水尽可能多地渗透到地下。
可以铺设渗水的小瓷砖,中间有小孔;道路中间稍高,两侧低一点;铺设新型透水路面材料……
14 海洋
1.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发苦发咸,所以不能直接饮用。
2.如果喝下200毫升的海水,要想排掉所含有的盐分,需要排出体内350毫升的水。这表明,喝海水不仅没有起到解渴的作用,还会失去体内更多的水分。
3.江河流入大海时携带了陆地上的可溶性物质(大部分是各种盐类),每年约有30亿吨的盐类物质被带人海洋,海洋表面有大量的水分蒸发,而盐类却不能随水分蒸发,只能留在海洋中。
4.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2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8% ,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6.5%。
5.海洋里生活着20余万种生物,其中90%以上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浅海,还有许多生物生活在海岸边。
6.除了生物资源,海洋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所以它被称为“人类的资源宝库”。
7.海水中可提取镁、钾、溴、碘、铀等物质。
8.地球上约97%的水是海洋和咸水湖里的咸水,只有不到3%的水是淡水。在这3%的淡水中,三分之二是冰川和难以利用的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探究活动必会
1.比较海水与淡水:
现象:将它们分别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干后观察,可以发现盛淡水的勺中什么也没有,而盛模拟海水的勺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物质。
结论:这些白色物质是盐类,海洋中的盐类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
2.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保鲜膜上有凝结的水蒸气,水滴沿保鲜膜凹陷处流人碗中,得到淡水。
结论:利用蒸发法可以将海水中溶解的盐等物质分离出来,水变成水蒸气凝结后形成淡水,从而将海水淡化。
活动手册参考
●写出三条海洋不同于湖泊的地方。
1.海水是咸水,大多数湖泊水是淡水
2.海洋的面积很大,湖泊的面积相对较小。
3.海洋的资源相对于湖泊更丰富。
●搜集海洋动植物的信息,从海岸边、海洋里各选择一种,写一写它们的生存本领。
15 珍惜水资源
1.水的用途: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做饭、拖地、洗车、浇花、洗澡……
缺水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农田不能灌溉;船不能正常航行;工厂不能生产产品;不能洗衣、做饭、洗车;不能冲厕所;不能养鱼、养虾等。
2.地球上的水资源绝大部分是海水,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为珍惜宝贵的淡水资源,人们想到了如下节约用水的方法:
(1)农田滴灌: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
(2)循环用水: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
(3)使用节水产品:新型抽水马桶能产生耗水量少、旋转快的强劲水流。
4.家庭中的节水措施:刷牙时关水龙头、用大桶收集废水等。
探究活动必会
1.体会淡水资源的有限。
结论: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2.体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供不应求。
结论:用水量超出淡水资源的补给量;淡水资源供不应求。
活动手册参考
●在圈里写出水的不同用途。
●家庭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保鲜膜
盐 水
石 头
茎和叶能随着水流摆动
利用海葵的触手保护自己
海带
小丑鱼
抗风、抗盐碱能力强
有硬壳能保护自己
椰子
海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