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练习 1.“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 ) A.唐宋时期 B.明清时期 C.秦汉时期 D.元明时期2.明朝中期,广东人陈益去安南,当地酋长用甘薯招待,陈益觉得它味道甘美,便想方设法得到薯种并带回家乡种植。甘薯原产于( )21教育网A.欧洲 B.亚洲C.美洲 D.非洲3.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在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21cnjy.com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4.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四民”的社会地位。到了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雍正皇帝发现,山西人中最聪明能干的都去做商人,稍次一点的才去官府里当差。商人地位的提高反映出当时( )21·cn·jy·comA.商业的发展 B.社会的倒退C.人们观念的陈旧 D.具有反抗精神5.在我国古代苏州城中出现这样一则事情: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苏州税官的横征暴敛,使得苏州许多机户关门停工。全城失业的机工有万余人。在葛成的带领下,苏州机工展开了抗税斗争。这一则事情最早有可能发生在( )www.21-cn-jy.comA.秦汉时期 B.宋元时期C.明朝中期以后 D.清朝初期6.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 ) 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 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 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 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7.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 ) A.江南地区 B.广州 C.北京 D.中原地区8.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 ) ①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 ② 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③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 ④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下列事物中,传入中国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玉米、甘薯 ②占城稻 ③马球游戏 ④苜蓿、葡萄A. ① ② ④ ③ B. ② ③ ④ ①C. ① ② ③ ④ D. ④ ③ ② ①10.小明看完《乔家大院》后,了解到剧中主人公乔致庸是一名典型的晋商,晋商兴盛于( )A.秦汉时期B.东晋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明朝中期以后,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方、一些行业稀疏的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请回答: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②它所描述的情况出现于何时?何地?何行业?③ “机户”和“机工”各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属于什么性质?12.综合评述明清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5张PPT)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以上指中国哪个历史时期?其中哪个阶段最典型?明清时期康乾盛世雍正帝康熙帝乾隆帝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材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农作物种类远较西班牙为多;中国人普遍穿着棉布、丝绸服装,尤其是丝绸,衣饰华美,风度翩翩,中国出产的手工艺品极为精致,远销海外;中国有世界上一流的城市,非常繁华,商品种类丰富,买卖兴盛。” ——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 1、门多萨眼中的大明王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2、它的富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你能用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加以说明吗?农业、手工业、商业一、农业繁盛农业技术的进步: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黄河流域: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长江流域:一年两熟;闽江和珠江流域:一年三熟.粮食新品种的推广: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如棉花等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猜一猜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何时从国外引进的?原产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南美洲北美洲原产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菲律宾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 0.70亿明万历28年 1.97亿清康熙39年 1.50亿乾隆59年 3.10亿道光20年 4.10亿怎么解决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材料一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材料二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收益、耕地面积扩展、精耕细作1、 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水稻 )( 粟 )2、汉朝时传入了(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3、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占城稻 )古代农作物的种植和引进4.明朝时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二、手工业的繁荣手工业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棉纺织业、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棉纺织业在明代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出现一批棉纺织基地手工业繁荣——以棉纺织业为例棉纺织业的中心:松江 材料:江南松江地区的农村妇女清晨抱着织好的棉布去市场交易,换回棉花,接着再去织布。因为松江布花色众多、质地优良,当时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精美的松江布,每年输送京师十多万匹,一匹上好的松江布,可卖上百两银子。从材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松江地区的棉织品品种多,质量好;棉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和课文中的描述,你能说出景德镇生产有哪些特点?分工的细密、生产规模大,质量精美手工业繁荣表现一:手工业在工具、技术、质量、种类、规模、产量上超过前代.并且出现了分工合作.手工业繁荣表现二: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明·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明朝玉壶春瓶明景德镇瓷笔盒明朝青花盘景德镇的瓷器晚明小说《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且说嘉靖年间这盛泽镇上有一个姓施名复,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时常织下的绸拿上市去,人看时光彩润泽,都增价竞买,比往常每匹平添钱多银子。……(施复)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屋住,开起了三四十张绸机,又讨了几房家人小厮,把个产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请回答: 施复夫妇的经营方式与传统的经营方式有何区别?施复夫妇拥有资金、一定数量的织机;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出售产品),采用计时和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高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纺织业部门手工业繁荣表现三: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雇主与雇工)机户机工雇 用被雇用早期资本家早期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台湾的熬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只稀疏地出现在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些地区,由于明清统治者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工厂手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萌芽,只在江南一些地区稀疏出现,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因此仍处在封建社会时期。原因: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农产品与手工制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经济活跃起来表现:1.北京、南京传统的大城市日益繁荣三、商业的发展《皇都积胜图卷》局部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南都繁会图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南都”指南京 ;“东西两洋”指东洋和西洋; “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种类繁多,交易范围广泛,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三、商业的发达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3.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小村庄商人增多,房屋、店铺、居民增多、街道改观商业市镇当时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地域上看,从农村流向市镇;从行业上看,从农业转向商业;从数量上看,从事农业种植的人越来越少,经商的人数大增。原因:农民的赋税和徭役繁重;商品流通扩大、市场需求旺盛、从事工商业利多。4.商帮形成商帮:资本雄厚的地区性商人群体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工商业市镇的兴盛,给商人的互动开辟了广阔空间,随着商人的增长,形成商帮.《乔家大院》《大清徽商》晋商徽商“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晋商山西的晋商,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团,这个集团,是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用品以及金融典当行业。活动范围从黄河流域遍布全国,远至俄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号称“足迹遍天下”。明朝中后期,史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晋商曾雄踞国内商界达五百年之久,到近代才衰败下去。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 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19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三、商业的发达山西最聪明能干的人去做商人,稍微笨一点的去官府当差,资质最差的才去读书应试。——雍正皇帝请思考:曾经被人们轻看的商人为何引起皇帝重视?商人富可敌国,社会地位上升。徽商 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三、商业的发达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1720年 181 600千克1800年 10 442 000千克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18世纪80年代 1 600万两/年你能从上述表格中获得哪些信息?中国的商品在欧洲深受欢迎,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四、对外贸易的活跃出口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白银在明代后期成为主要货币综合评述清朝前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朝前期,中国仍然是农耕经济大国,但手工业、商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以顺差,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逐步推广.手工业:棉纺织业推向全国,行业种类多,规模大,一些经济发展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业:经济繁荣,商业城镇兴起,商帮形成.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活跃,白银不断流入中国.农耕文明的繁盛体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农耕文明的繁盛 精.ppt 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