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 基础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泄气(xiè) 渡江(dù)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àng)B.荷兰(hé) 颁发(bān) 拨款(bō) 王蛇吞食(shí)C.游泳(yǒng) 绷直(bēng) 酷似(kù) 屏息敛声(pǐng)D.桅杆(wéi) 娴熟(xián) 默契(qiè) 殚精竭虑(d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B.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D.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消息。B.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诚惶诚恐。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D.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③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④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7. 综合性学习(7分)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 ;我们因为有梦想 。(2分)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2分)(3)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3分)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听出了哪三种信息?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②不戚戚于贫贱, 。③ ,松柏有本性。④念天地之悠悠,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⑥杜牧在《赤壁》中对历史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借史事来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二 阅读(45分)(一)古诗阅读(4分)9. 阅读题大庾岭【1】北驿(宋之问)完成后面小题。阳月【2】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3】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4】不开。明朝望乡处【5】,应见陇头梅。注释【1】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2】阳月:阴历十月。【3】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4】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5】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首联中写到 “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了。B.颔联写到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C.颈联虚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想象见到的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D.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2)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B.后两联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C.颈联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D.尾联中写到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轼诣武卫营 ④卒全其城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三、名著导读(5分)在美国记者 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指的是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指的是 ;“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指的是彭德怀。14.补写短文中相关的人物。(3分)1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在书中写道:“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这场军事政变是指什么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2分)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fl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材料二“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材料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2分)“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 (3分)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19.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具体指哪三步?(3分)(五)现代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泪水中收获力量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36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在绵阳采访时,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做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20.品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分)21.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22.“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怎样理解郭秀莲说的这句话?(2分)23.画线句中的“红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为什么值得珍藏?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24.读完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2分)作文(50分)25.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600字800字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检测试卷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 基础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泄气(xiè) 渡江(dù)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àng)B.荷兰(hé) 颁发(bān) 拨款(bō) 王蛇吞食(shí)C.游泳(yǒng) 绷直(bēng) 酷似(kù) 屏息敛声(pǐng)D.桅杆(wéi) 娴熟(xián) 默契(qiè) 殚精竭虑(dān)【答案】B【解析】【分析】A选项里“锐不可当”的“当”正确的读音是“dāng”;C选项里“屏息敛声”的“屏”正确的读音是“bǐng”;D选项里“默契”的“契”正确的读音是“qì”。故答案为:B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B.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D.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答案】D【解析】【分析】选C。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A.潦—缭;B.阵—震;C.馈—溃,惮—殚 故选D。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消息。B.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诚惶诚恐。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D.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答案】B【解析】【分析】A.杳无音信: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对象误用。B.诚惶诚恐,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使用正确。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D.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故选B。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答案】D【解析】【分析】A.成分赘余,“许多”和“大量”语义重复,可删除其一。B.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C.句式杂糅,“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将“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和“深受观众喜爱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受观众喜爱”的语境,应取前者。D.正确。故答案为:D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的了解情况。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C项表述错误,新闻报道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已发生的事件作后续报道也可以称为新闻报道。故答案为:C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③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④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②④① D.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本段评说微博受公众关注与追逐的原因。根据“之所以 …是因为”的关联词语标志,②句应放在第一位;根据“正因如此”的语言标志,①应指代前面的内容,是对语段的总结,应放在最末句。故选A故答案为:A7. 综合性学习(7分)某校八年级3班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生活因为有梦想 ;我们因为有梦想 。(2分)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2分)(3)面对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某些国家对此表现出“过度忧虑”,渲染“中国威胁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总书记这样说: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基于对历史的惨痛感知,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嬴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3分)你从习近平主席的这几句话中听出了哪三种信息?【答案】(1)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2)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要有梦想,这样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参加活动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3)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解析】【分析】(1)根据例句和题干中的“句式相同”的要求可知,句式应是“而在……中……,……”,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介词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四个字的动词短语,第三个省略号要写出四个字的短语表示结果。如:我会因为梦想而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故答案为: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2)此题首先应该有称呼,因为劝说的对象是妈妈,所以用语方面还必须委婉得体,多一些尊重。然后再围绕话题中心阐述拥有梦想对于个人各国家的重要意义,千万注意要用商量的口气,否则适得其反。故答案为: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心中要有梦想,这样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虽然参加活动会占用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3)这材料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所以我们要围绕这些内容去概括即可。故答案为: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②不戚戚于贫贱, 。③ ,松柏有本性。④念天地之悠悠,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 。⑥杜牧在《赤壁》中对历史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借史事来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答案】经纶世务者;不汲汲于富贵;岂不罹凝寒;独怆然而涕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分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借史事来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二 阅读(45分)(一)古诗阅读(4分)9. 阅读题大庾岭【1】北驿(宋之问)完成后面小题。阳月【2】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3】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4】不开。明朝望乡处【5】,应见陇头梅。注释【1】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2】阳月:阴历十月。【3】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4】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5】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首联中写到 “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了。B.颔联写到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C.颈联虚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想象见到的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D.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2)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B.后两联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C.颈联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D.尾联中写到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答案】1.C2.B【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依次排查各选项的内容。(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语言特点,注意从诗歌的整体入手,再具体理解每一联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旨趣。要调动诗文积累,看看是否引用了名人名句或典故。1.C项: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故“颈联虚写”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2.B项:颈联实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见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愁苦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情。故“对朋友的思念”表述错误。故答案为:B(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③轼诣武卫营 ④卒全其城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答案】10.(1)散步,漫步;只,只是;到……去;最终,终于(11)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2)①(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②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③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3)①宦途失意的苦闷。②勤于政事,爱护百姓。【附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三、名著导读(5分)在美国记者 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的——“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指的是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指的是 ;“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指的是彭德怀。14.补写短文中相关的人物。(3分)15.《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在书中写道:“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这场军事政变是指什么事件?它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2分)【答案】14.埃德加 斯诺或斯诺 ;周恩来 ;贺龙15.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西安兵谏或者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结束了中国长达10年的内战(结束内战),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 5月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fl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材料二“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I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材料四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2分)“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 (3分)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19.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具体指哪三步?(3分)【答案】16.中国新一代太空舱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太空舱的隔热能力大幅提高;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高科技发展。17.①采用一级半构型;②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③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18.D19.①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②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③“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五)现代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泪水中收获力量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36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在绵阳采访时,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做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20.品读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分)21.第1段属于什么描写?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22.“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怎样理解郭秀莲说的这句话?(2分)23.画线句中的“红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为什么值得珍藏?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读完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2分)【答案】20.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或: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2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结构上,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内容上,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22.这句话强调只要生命还在,只要不放弃,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23.强调其不寻常的意义。“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既是希望的象征,也是灾区人民经历灾难、与命运抗争的见证,因此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24.示例: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勤奋努力,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会更加精彩。作文(50分)25.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月考+期中期末检测模拟卷(统编版)原卷版.docx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月考+期中期末检测模拟卷(统编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