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网络通信(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识网络通信(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项目名称 项目一:办公室网络搭建 总课时 10
子项目 认识网络通信 课时数 2
内容分析 网络通信需要用到什么通信设备,需要什么协议作为桥梁?为了更好的学习网络通信的原理,学习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接触过网络,有了一定的模糊认识;但对通信与网络的结合认识还不够。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对通信及设备的认识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网络进行知识的学习,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素质基础:学生尚未形成专业思维和规范的意识。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成熟,需要加以引导教育。
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2.网络管理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1.通信的定义、术语; 2.常见网络类型及特点及模型分类。 1.会分析不同的网络类型; 2.会划分不同的拓扑结构; 3.能区分不同的层次模型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 1.常见网络类型及特点; 2.OSI模型分层及TCP/IP模型分层。 教学难点 1.OSI模型各层功能、TCP/IP模型与对等模型; 2.常见的网络通信设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所讲授知识的特点,依托云班课和高校邦教学平台,使用华为虚拟仿真软件、思维导图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采用小组合作、师生点评、设疑引思,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将学习、创新、团结的华为企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课堂,对接岗位提高教学时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利用华为仿真ENSP和网络引擎,对通信设备进行认识,重点学习网络类型,模型分层,解决教学重点。复习对通信设备的认识,重点为会区分不同的通信设备,理解模型各层功能,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一、课前导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1.生活中的通信需要用到什么介质 2.你知道的网络通信设备有哪些? 1.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2.通过QQ 群、微信群等发布课前预习通知; 3.网上批阅预习作业、测试,统计作业分数,整理预习问题,更新问题库及教学重难点。 1.接收课前学习任务单; 2.在云班课中对课前问题进行讨论; 3.并完课前测试和课前任务。 1.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为新课程做准备; 2.完成网上测试,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更新重、难点。
思政元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提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事。(学习能力培养)
实施手段: 使用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上传学习资料,微信、QQ课前答疑。
二、课中导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总结 (5分钟) 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成果。总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难点。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学情分析,归纳本单元学习难点。
思政元素: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是大学生必备的优秀学习习惯和能力,也是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具备的优秀职业素养。(职业素养)
实施手段: 通过云班课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信的起源及概念 (5分钟) 分析通信的起源及发展,通信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通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介质设备。 有道云笔记记录网络通信的必备条件。 为接下来的学习实施做准备。
思政元素: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信息传递手段一直在演变发展。从“烽火戏侯”、“鸿雁传书”、“八百里急报”,到今天的互联网络、5G通信。祖先的智慧让我们惊叹,我们的成绩让世界瞩目。(传统文化,科技强国)
实施手段: 教师通过教学平台下方任务单,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通信在国防、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网络通信协议类型及常见术语 (20分钟) 网络通信的协议及常见术语。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明白没有协议就无法成功进行通信 通过制定协议,完成一次通信。 理解协议的重要性
思政元素:从网络通信协议的发展和协议内容,看中国在近代通信技术领域的参与程度:从最初的几乎空白,到通信领域的领航。我们经历了核心技术被其他国家垄断封锁。中国的通信人自主创新,突破重重难关,开创今天的局面。总书记多次提到:“核心技术是等不来、买不来的,我们只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科技强国)
实施手段: 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学习网络通信协议的必备要素,了解制定网络通信协议的标准机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常见的网络类型及通信设备 (20分钟) 1.使用华为仿真ENSP软件,配置不同的网络拓扑,认识不同的网络类型。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解。 1.分析不同网络类型的特点并配置模拟软件。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思政元素:华为网络设备的诞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在性能上,华为从落后,到超越引领。引发学生的自豪感。(自主创新,科技强国)
实施手段: 利用华为仿真ENSP软件,对拓扑进行搭建,重点练习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多渠道的搜索,更好的理解不同的网络类型,解决教学重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OSI模型分层及功能 (20分钟) OSI参考模型的不同层协议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其实现方法是下一层在上一层提供的信息的前面(链路层在前面和后面)增加新的协议控制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进行模拟模型分层。 通过游戏更好的理解OSI参考模型及其分层结构。 明确参与的重要性,引出学无止境,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乐于分享的生活态度。
思政元素:团队协作的力量,重大项目的胜利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团队成员缺谁都不可,合作共赢是最优选择。(团队精神,合作共赢)
实施手段: 讲授讨论相结合。通过游戏进行实践。14人为一组模拟通信双方七层分别功能,并完成通信(在数据封装传递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可参照快寄传送业务)。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TCP/IP模型 (20分钟) 1.TCP/IP标准模型; 2.TCP/IP对等模型。 1.分析OSI模型的弊端,引导学生学习实际应用的通信模型。 1.认真听取教师的比较分析。 1.既然OSI模型存在缺陷;2.TCP/IP模型是如何改进的呢?
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资源库搜集资料并比较分类汇总,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总结 (5分钟) 1.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展示本节课程的有道云笔记。 1.展示笔记内容 1.对笔记进行补充,线写自己的感想,对课程进行总结。 1.查缺补漏
实施手段: 利用高校邦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及改革提供依据。
三、课后导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 1.思考:网络中的不同设备,能直接通信吗?如果不配置,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出问题! 1.自主查阅。 1.为下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
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及改革提供依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工作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完成网络通信为主线,辅助网络通信类型分类。主要学习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技能目标,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思政反思: 函授学生,社会经验丰富,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知识认知都比较明确,思政点有些仅仅需要点到为止,单纯的理论说教,不如拿社会经历做对比来的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