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名称 项目三:园区网络网络搭建 总课时 6子项目 园区网络IP地址划分 课时数 2内容分析 本任务是以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网络地址子网划分为任务,掌握 IP地址的子网划分方法,按照网络个数划分和主机个数划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网络通信基础、VRP(华为数通网络操作系统)基础、掌握了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和VLAN间的通信,了解IP地址的使用,为本单元的 IP地址的子网划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对小型局域网进行规划、配置、排错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华为仿真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和配置,为这节课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素质基础: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 分级教学:结合上一项目的考核结果,将学生分为3个等级,其中40%的学生完全掌握所学内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0%的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所学内容、具备学习本单元的能力、10%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所学内容,针对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行分级教学,将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的学习,达到不同的能力目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1.培养华为企业精神、民族产业自豪感; 2.规范行业标准、 提升服务意识。 1.掌握按照网络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 2.掌握按照主机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 1.能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子网划分的方法; 2.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教学重点 按照网络个数和主机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按照主机个数划分可变长的子网。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所讲授知识的特点,以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网络地址子网划分为任务,依托高校邦教学平台、在线网络工具、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采用分级教学、小组合作、设疑引思,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按照网络个数和主机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网络地址划分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将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的华为企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课堂,对接岗位提高教学时效性,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一、课前导预习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学习 发布任务单,提出问题: 1.为什么要对网络地址进行子网划分? 2.网络地址子网划分的方法有哪些? 1.教师通过高校邦教学平台、学习群等发布预习内容和学习资源; 2.完成课前考核,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分析统计,调整教学策略。 1.学生接收课前学习任务; 2.观看相关教学资源,预习子网划分的相关内容; 3.完成高校邦平台考核模块中课前预习作业、测验。 1.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为新课程做准备; 2.学生完成网上测试,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更新重难点。思政元素: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实施手段: 使用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上传学习资料,微信、QQ课前答疑。二、课中导学习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学习总结 (5分钟) 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成果。总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难点。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学情分析,归纳本单元学习难点。思政元素:交流、协作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时沟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实施手段: 通过教学平台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总结课前学习难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引入分析 (5分钟) 引入视频 智慧园区:未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发展方向。 1.创设情境, 让同学们体验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出本次课的任务; 1.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未来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 2.明确本次课学习任务和目标。 智慧园区视频的引入,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合理规划和维护在云物大智移中的重要性,其中,本次课的任务IP地址的子网划分是合理规划网络的基础。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思政元素:智慧住宅小区和5G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同学们知道中国在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全球,利用“孟晚舟”事件,激发同学的自力更生、自强自立、奋发图强的爱国情怀。 实施手段: 通过引入智慧园区视频,让学生了解未来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同应用场景的引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分析 ( 15分钟) 场景1:企业4个部门,需要独立的网段; 场景2:企业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的IP地址的数量。 设疑引思,引导学生思考,完成本任务具备的知识。。 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划分子网。 让学生思考两个场景对子网规划的不同。思政元素:先动脑后动手,三思而后行,不同问题切入点不同,找对方向比蛮干更重要。实施手段: 对比分析,通过不同部门对网段的需求,推导出划分子网的不同方法。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知探究1 (20分钟) (重点1) 按照网络个数划分子网:公司按照部门个数划分子网(分级教学)。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讲授不同子网划分的方法: 1.标准网络地址子网划分方法; 2.C类地址子网划分方法; 3.讲授软件工具的使用。 A类学生:借助Flash动画,划分A、B、C类地址子网; B类学生:借助程序员型计算器,划分C类地址子网; C类学生:借助在线网络工具,划分C类地址的等长子网。 通过分级教学,使3类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的学习,达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思政元素: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引导学生建立自信,总有一种方法适合自己。实施手段: 分级教学:根据课前学情分析,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使用Flash动画、程序员型计算器、在线网络工具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分级教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验证1 (10分钟) C类地址划分5个网段:192.168.1.0/24华为模拟软件验证子网划分是否正确。 1.共性问题统一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2.关注重点学生的学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 通过分级教学,使3类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的学习,达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思政元素:“实践出真知”,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勤于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己。实施手段: eNSP模拟软件,测试学生的子网划分是否正确。 华为阅卷系统,教师能够及时查看学生的子网划分是否正确,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子网划分的掌握程度。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知探究2 (20分钟) (重点2) 按照主机地址个数划分子网:公司按照每个部门多少主机划分子网(分级教学)。 1.按照不同的主机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 2.按照相同的主机个数划分子网的方法。 A类学生:借助Flash动画,划分可变长的子网(难点); B类学生:借助程序员型计算器,划分C类地址可变长的子网; C类学生:借助在线网络工具,划分C类地址等长的子网。 通过分级教学,使3类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的学习,达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思政元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拘泥于当前的困难,只要努力,找对方法,总能有所收获。实施手段: 知识递进,在已经掌握的子网划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探究新的知识,寻求解决方案。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验证2 (10分钟) 1.按照主机地址个数划分子网: 主机个数为50,30,20,10 ; 2.华为模拟仿真软件测试子网划分是否正确。 1.共性问题统一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2.关注重点学生的学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 通过分级教学,使3类学生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子网划分的学习,达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思政元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根据自身实际,确立一个个小目标,成功就是克服一个个困难后的结果。实施手段: eNSP仿真软件,测试学生的子网划分是否正确,划分正确既能配置,否则,系统会反馈出错现象,以此检测子网划分是否正确。 华为阅卷系统,教师能够及时查看学生的子网划分是否正确。 有道云笔记全程记录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总结评价 (5分钟) 1.学习内容总结; 2.对任务中的问题进行反馈。 1.总结学习内容; 2.对本任务的学习过程,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总结。 1.找出错误原因,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通过教学平台、有道云笔记、华为考试系统实时考核,实现全过程性考核方式,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的信息采集。思政元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条件,为解决问题提供便利。 实施手段: 有道云笔记全程记录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便于课后学生进行复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力。 高校邦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任务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全面了解任务的掌握情况,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三、课后导巩固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 对一个B类地址:172.16.0.0/16 按照网地址个数,划分4个子网,给出网段内可用IP地址。 1.布置拓展作业; 2.在高校邦教学平台上传拓展作业参考资料。 1.通过高校邦教学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拓展任务; 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通过课后拓展任务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及改革提供依据。教学反思与诊改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借助在线网络工具划分子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也使用软件进行划分,不去思考原理,降低了划分可变长子网的能力。 教学诊改: 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真实环境的子网划分要求,告知可变长子网掩码使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