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园区网络规划(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园区网络规划(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项目名称 项目三:园区网络网络搭建 总课时 6
子项目 园区网络规划 课时数 2
内容分析 本项目选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华为网络基础》课程,参考了行业领军企业认证教材,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人才需求,学以致用原则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园区网络的网络搭建——复杂网络的网络地址规划。
学情分析 教学年级:高职网络技术一年级学生。 学习基础:初步具备ENSP软件的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独栋复合应用建筑的网络搭建,但是对项目整体的实施步骤不够明确,对复杂网络要求有待继续学习。
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合乎工程规范,能主动探索,乐于分享等传统美德。 2.“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 3.“科技强国”激发时代青年的奋发进取精神。 1.能按照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正确的划分子网。 2.掌握网络规划的步骤。 1.掌握根据要求划分子网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选择合适的子网划分方法; 2.规划复杂校园网络。 教学难点 1.1.复杂网络规划步骤; 2.2.项目实施方案选择。
教学策略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布置任务,师生通过网上、网下,课上、课下等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学习、研讨、交流、作业训练、共同设计实施等方式完成信号观察和电路的调试等任务。 教学做一体:分小组实施任务,通过制定计划、讨论研究、分组实施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技能,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教学做过程中培养职业综合素质,丰富情感体验。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虚实结合,突破重难点:对于项目中的重难点问题,借助真实环境调查,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思政内容点滴渗透,润物细无声。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一、课前导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通过观看华为网络园区的设备使用特点,明确园区建设的框架。 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并通过课程平台、 学习群等发布课前预习通知。 接收学习指导,根据学习计划使用手机或电脑浏览开放课程、学习微课程、电子课件、教学资源库,完成课前预习。 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
思政元素:通过任务单,让学生根据任务单思考几个问题(思政究源)! 1.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代表,在园区网络上,使用了哪些新的技术,这是中国首创吗? 2. 了解华为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你如何看待对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华为是如何应对的? 思政元素: 1.让学生了解华为自主创新的企业发展之路,认识到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系。 2.增强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提取能力。 3. 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实施手段: 1.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学习群等发布预习内容、学习指导和预习通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快速、即时远程交流,突破时空限制,提高了师生沟通效率。 2.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中的网络课堂模块:其中有学习任务书、指导书、电子教材、微课、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可以辅助学生自主完成预学习,拓展了学习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
二、课中导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总结 (5分钟) 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成果。总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难点。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学情分析,归纳本单元学习难点。
思政元素:交流、协作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时沟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实施手段: 通过教学平台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总结课前学习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任务引入 (10分钟) 为什么要搭建一个“智慧园区”? 教师提出四个问题? WHY,WHO,WHERE、WHAT,HOW 倾听、讨论! 做事情之前要先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实施手段: 观看智慧园区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调研任务分析 (20分钟) 解决2:(WHO)为谁搭建? 播放学生课前提交的调研材料,分析总结。 学生对教研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小组提交成果。 引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培养行业服务意识。
思政元素:俗话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这都是古人在提点我们:不要想当然的你以为,而要塌下心来去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用户需求分析引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视用户的需要和利益同时培养行业服务意识。
实施手段: 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课前调研任务进行指导分析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使用技术 (10分钟) (HOW)如何搭建?—— 确定IPv6技术 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如何按照用户的要求,把各种需要联网的智能终端,在园区这样一个建筑分散,功能不同的区域上搭建起来? 学生思考搭建网络要素。 明确调研的重要性,引出学无止境,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乐于分享的生活态度。
思考:为什么必须使用IPv6技术?(回应课堂第一个问题) 国防安全:中国没有IPv4顶级域名服务器,网络访问受限于人,但是现在有4个IPv6顶级域名,摆脱限制。(世情) 经济安全:中国普及最先进的移动支付,要求IP地址唯一真实,且安全,必须发展IPv6。(民情,民族科技自豪感) 中国人口多, IPv4地址个数受限制。(国情)
实施手段: 播放视频:专家提出IPv6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备选型分析 (10分钟) 影响设备选型的要素: 传输介质 2.传输速度 分析设备、传介质和网络传输速度的关系; 确定设备位置和设备型号 1.课前针对任务单进行任务自主查询,调研设备品类和类型; 2.分析对网络传输介质的特点和局限性。 设备选择分析:高速的网络设备,不让任何一处成为网络传输的瓶颈,培养让学生看待问题要有发展的眼光。
思政元素:任何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看待问题要有前瞻性。
实施手段: 课前调研,课后分析,实物观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连接方式分析(15分钟) 网络拓扑结构; 2.网络稳定性要求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达到老师要求的网络稳定性要高。双线双备份,维持网络的稳定性。 思考分析 线路排线符合国标规范,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思政元素: 了解“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实施手段: 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求答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案分析绘制 (20分钟) 绘制出网络拓扑图 引导学生确定方案的主要内容。 根据设计方案的几点要素,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并绘制出网络拓扑图。 通过学生团队对任务的参与和完成情况,引出华为企业精神。对任务的细节处理,引出绘图规范
思政元素:细致观察,于微小之中见大智慧。
实施手段: 通过课程教学平台进行学生的成果上传、自评、互评和教师考核评价,便于考核实施、结果统计和留存。
三、课后导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 设计方案可以是多样的,比较不同方案的拓扑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方案的优缺点。 布置拓展作业;在课程平台上传拓展作业参考资料。 学生完成拓展任务;通过平台、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 通过课后拓展学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及改革提供依据。
教学反思与诊改 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以完成校园网络规划为主线,通过层层分析,紧紧围绕规划设计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这个目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技能、素养目标为一体的教学。 本次课以常见生活案例来引入课程内容,设置教学任务,充分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能够随时随地自主预台, 通过7个分析,和学生完成课堂交互式教学,课堂气氛轻松,同时也避免单纯的政治说教。 整堂课程步步递进,最终确定方案,并有小组共同绘制方案。 教学诊改: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知识、技能、素质等三个方面描述教学目标,定位精准,描述明确。根据构建主义思想,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和问题的解决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 通过本次课程实施,学生对课前任务不明确,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问题针对性不强。我们提出以下诊改措施: 1、由老师引领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对老师和学生要提出的问题。 2、能课前告诉学生课前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课上才让学生明确任务目的,这样调研带有思考性和方向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