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大型企业网络动态路由配置(rip)(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大型企业网络动态路由配置(rip)(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项目名称 项目四:大型企业网络搭建 总课时 16
子项目 大型企业网络动态路由配置(rip) 课时数 2
内容分析 路由及路由协议的问题,一向被认为是网络技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路由协议分两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Rip协议是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用于中小型网络中的动态网络协议。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完成路由概念的学习,了解路由表格式和路由表的生成以及静态路由的知识。具备继续学习动态路由rip的基础。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具备配置静态路由、查看路由表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通信静态协议故障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和分析动态路由rip的动手配置能力。 素质基础: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
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培养华为企业精神、民族产业自豪感; 2.规范行业标准、 提升服务意识。 1.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的原理和配置; 2.掌握rip协议出现环路的解决方法。 1.具备配置rip协议的能力; 2.具备从代码和现象排除故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Rip协议配置命令; 2.Rip环路解除。 教学难点 1.Rip协议配置。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所讲授知识的特点,以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通信协议的配置,依托高校邦教学平台、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采用分级教学、小组合作、设疑引思,由较为简单的直连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揭示路由产生和运行机制,进而学习最常用、最简单的动态路由知识。两者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和学习。 培养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动态路由配置能力。将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的华为企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课堂,对接岗位提高教学时效性,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一、课前导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1:网络设备可以自动发现去往与自己直接相连的网络的路由,也可以手工配置“告诉”网络设备去往哪些非直接相连的路由。但当非直连网络数量众多时,静态路由不具备自适应性,当网络发生故障或网络结构发现变化,相应的静态路由就会失效,手工修改路由不现实不可取。 1.教师通过高校邦教学平台、学习群等发布预习内容和学习资源; 2.完成课前考核,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分析统计,调整教学策略。 1.学生接收课前学习任务; 2.观看相关教学资源,预习子网划分的相关内容; 3.完成高校邦平台考核模块中课前预习作业、测验。 1.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为新课程做准备; 2.学生完成网上测试,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更新重难点。
思政元素: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实施手段: 1.在线教学平台、学习群等。 2.高校邦和智慧职教教学资源库平台的视频资源和教材和习题。 3.云班课考核模块中的课前测验。
二、课中导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总结 (5分钟) 1: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1:点评学生课前学习成果。总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难点。 1:分组汇报学习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1:通过学情分析,归纳本单元学习难点。
思政元素:交流、协作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时沟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实施手段: 通过教学平台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分析总结课前学习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引入分析 (5分钟) 1:网络规模变大,结构更加复杂,网络的局部拓扑也不可能一成不变,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失效,不能随网络结构变化而自行调整。 1.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体验较大规模和较为复杂网络结构的拓扑,当因工作需要,拓扑发生电话时,网络出现通信终端问题。 2.提出本次课的任务; 1.学生观看视频和拓扑,了解大规范网络结构的变化对静态路由的影响; 2.明确本次课学习任务和目标。 1:观看视频和网络拓扑,观察拓扑的变化和路由信息的变化。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实施手段: 通过引入智慧园区视频,让学生了解未来住宅小区的发展方向,以及网络结构的复杂和变动的频繁程度;体会网络布局改变时,通信质量的影响。将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入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同应用场景的引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分析 ( 10分钟) 1.什么是路由?路由是网络层的术语,指从某一网络设备出发去往某个目的地的路径。 1发布课堂任务。 2.引导学生观看高校邦和智慧职教平台学习视频,文本内容。 1.观看高校邦和智慧职教平台视频。 2.完成平台任务测试。 1:体会路由信息的作用,加深协议配置对网络正常通信的影响理解,树立认真学习和工作的目标。
思政元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华为服务人员行为规范,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
实施手段: 对比分析,通过不同部门的网络分析,体会实际的网络变更需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1 (10分钟) 1: 观看静态路由原理和配置 1:播放静态路由的产生和工作过程视频和代码配置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观看教师播放的视频,听教师讲解,。 1: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
思政元素: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华为服务人员行为规范,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岗位职责。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2 (20分钟) 1:Rip路由配置 1.讲解rip路由的产生和工作原理。 1:认真听教师讲解,掌握rip路由相关知识。 1:加深学生学习深度,达到学习的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思政元素:“实践出真知”,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勤于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自己。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验证1 (15分钟) 1:静态路由配置格式要点: IP route-static 目的地(网段) 下一跳 (相邻路由器接口) 出接口(本地路由器接口)。 1:讲解格式要点,用案例教学生判断目的地、下一跳IP地址。 1:认真听讲,掌握静态路由格式,提高协议配置水平。 1: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学习深度,掌握较深刻的网络基础知识。
思政元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拘泥于当前的困难,只要努力,找对方法,总能有所收获。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验证2 (15分钟) 1:跨网段静态路由配置 1:绘制拓扑,讲解配置要点。 1:听教师讲解; 2:绘制拓扑,完成配置并验证 1:培养学生绘制拓扑和识别不同端口的细心习惯。
思政元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根据自身实际,确立一个个小目标,成功就是克服一个个困难后的结果。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评价 (10分钟) 1.学习内容总结; 2.对任务中的问题进行反馈。 1.总结学习内容; 2.对本任务的学习过程,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总结。 1.找出错误原因,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通过教学平台、有道云笔记、华为考试系统实时考核,实现全过程性考核方式,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的信息采集。
思政元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条件,为解决问题提供便利。 实施手段:
三、课后导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 1:完成教学平台发布的学习复习任务。 1:在教学平台发布学习和复习任务。 1:完成教学平台的学习和复习任务,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程度。
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及改革提供依据。
教学反思与诊改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求掌握课堂拓扑的绘制和代码配置。 教学诊改: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完成课后习题的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