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IPv6网络搭建(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8IPv6网络搭建(教案)-《中小型网络组建与维护》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项目名称 项目四:大型企业网络搭建 总课时 16
子项目 IPv6网络搭建 课时数 2
内容分析 IPv6提供的网络地址数量满足未来世界万物互联的需求,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基础。中国倡导的“雪人计划”结束了中国没有根服务器的历史,开创了国际互联网多边共治的先河。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前期通过线下课程学习已经对IPv4地址格式,IPv4地址分类和划分掌握情况良好。 能力基础:具备独立进行IPv4网络地址规划的能力。为本单元的IPv6地址划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素质基础:多数学生已经了解当前IPv6发展动态,对IPv6新技术新发展认识有大幅提升。
教学目标 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科技新发展动向; 2.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加入“网络强国”队伍。 1.能够掌握IPv6地址格式、分类和地址块概念; 2.掌握不同需求下的IPv6地址划分。 1.根据建筑物布局划分子网; 2.根据有线无线网络共存划分子网; 3.根据管理规范划分子网。
教学重点 1.IPv6地址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不同场景子网划分的方法。
教学策略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布置任务,师生通过课前调研报告和云班课测试,通过网络和课堂上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学习、调研、讨论,完成新知学习和掌握。 教学做一体:分小组实施任务,通过课前作业、课中学习和讨论等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技能,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教学做过程中培养职业综合素质,丰富情感体验。组内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虚实结合,突破重难点:在本次教学任务中,组织学生课前调研,课中新知学习,设计子网划分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强国”、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等思政内容贯穿学习全过程。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一、课前导预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 1.点评小组课前调研报告; 2.IPv4的缺点; 3.IPv6的优点。 1.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2.通过QQ 群、微信群等发布课前预习通知; 3.网上批阅预习作业、测试,统计作业分数,整理预习问题,更新问题库及教学重难点。 1.接收课前学习任务单; 2.在云班课中对课前问题进行讨论; 3.并完课前测试和课前任务。 1.让学生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为新课程做准备; 2.完成网上测试,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更新重、难点。
思政元素:IPv4提供大约43亿个IP地址,地址分配由美国主导,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我国是拥有IPv4地址数量第二的国家,但总数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严重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IPv6提供2128个地址,彻底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是实现国家战略“网络强国”的重要契机。(学习能力培养)
实施手段:
二、课中导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学习总结 (5分钟) 1.点评课前调研报告; 2.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用于替代IPv4。 1.点评课前调研报告; 2.引入课堂任务,IPv6的作用。 1.小组和教师结合,点评小组课前调研报告; 2.接收课堂学习任务。 1.课前预习,对新课程学习充分准备。
思政元素: 1.深刻了解国家战略计划-网络强国内容; 2.关注网络技术新动态,不断进取,积极学习,关注新技术和新动态; 3.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学习态度和理念。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Pv6分析 (5分钟) 1.地址数量优势—满足“一物一地址,万物皆在线”的物联网时代需求;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网站,学习了解政策文件。 1.IPv6提供的IP数量彻底解决网络地址不足的问题; 2.展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关于IPv6的政策文件:IPv6新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3.讲解IPv6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雪人计划” 1.认真听讲课堂内容,学习新知; 2.接收教师问题,查找资料寻求答案; 3.加入头脑风暴讨论,了解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 4.有道云记录学习要点。 1.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2.全过程评分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局面。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Pv6 基础(15分钟) 1. IPv6新知识:数量优势、书写、分类;2.引发学生思考:IPv6如何分配地址。 1.IPv6新知讲授,对比IPv4地址,讲解IPv6地址的数量优势、书写规范、分类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优势; 2.抛出IPv6地址划分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引发头脑风暴讨论。 1.学习新知,云笔记记录知识要点; 2.绘制思维导图,加强新知掌握; 3.各小组头脑风暴讨论; 1.对比数据,感受世界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思政元素: 1.截止到2021年4月8号,我国获得IPv6地址块数量59039个/32。超过之前一直排名第一的美国; 2.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发展的基石。
实施手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Pv6地址划分(20分钟) 1.IPv6地址划分。 1.讲解IPv6地址划分案例。 1.学习IPv6地址划分案例,有道云笔记记录知识要点。 1.从案例学新知,获取解决实际工作的方法手段。
实施手段: 思维导图、流程图展示IPv6地址划分,解决教学重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Pv6网络搭建场景分析(20分钟) 1.实训楼场景分析(位置、楼层、房间、管理模式); 2.地址划分方案设计:一个楼层两个子网,一有线,一无线; 3.9011:9号楼1楼有线网,9010:9号楼1楼无线网。 1.分析实训大楼场景(位置、楼层、房间数量、管理模式),明确其网络地址需求; 2.引导学生设计实训大楼网络地址规划方案。 1.跟随教师分析实训大楼场景,明确网络地址需求; 2.设计校园网络地址规划方案。 1.考核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思政元素: 1.IPv6地址数量满足未来万物互连的需求,地址使用要有“理”有“据”。
实施手段: 校园实训大楼楼层网络划分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IPv6网络搭建反馈(20分钟) 1.方案点评; 2.小组讨论; 3.完善方案。 1.点评小组方案,指出使用的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再次点明地址分配方式和地址布置场景的需求对接; 2.组织小组讨论; 3.记录讨论过程; 4.指导学生继续完善方案。 1.提交并讲解小组方案; 2.听教师和同学点评,学习其他小组方案; 3.头脑风暴讨论; 4.完善方案,提交方案至教学平台。 1.考核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思政元素: 1. IPv6在推进实名制与新的安全机制方面有独特优势,安全机制实现与地址划分方法相关。
实施手段: 随机分配方案:从安全角度,使其他人难以跟踪发现其IP分配计划。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总结 (5分钟) 1.IPv6知识回顾(表示、分类、划分)。 1.课堂总结 1.有道云笔记记录本堂课程重点难点。 1.回顾课堂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2.引导学生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关注国家政策,提升学习信心。
思政元素: IPV6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的最终方向,是加快网络强国。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紧迫需求。 2.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支持IPv6,国家IPv6高速公路已经建成。
实施手段:
三、课后导巩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拓展 1.网络安全要求等级较高的场所,网络地址规划设计方案如何设计? 1.布置课后拓展学习任务; 2.提供案例学习,QQ群讨论。 1.接收课后拓展学习任务,学习案例,QQ群讨论,设计解决方案。 1.增强学生参与评论,乐于表达的意愿,提升学习积极性,争强学习效果。
实施手段: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中项目案例拓展课后学习,帮助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巩固课堂学习成果;通过平台在线论坛、QQ群、微信群等提供课下互动;通过课程平台对课程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及改革提供依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四种IPv6地址划分方法,需要快速的十六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计算,学生对四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容易混淆,不能全部精通掌握。 思政反思: 函授学生,社会经验丰富,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知识认知都比较明确,思政点有些仅仅需要点到为止,单纯的理论说教,不如拿社会经历做对比来的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