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和“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4.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农民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情境导入1.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你最喜欢哪一季?为什么?2.是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缺一不可。因为有了四季的更替,我们的大自然才有变化,我们人类需要的农作物才会更好地生长,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田家的四季是那么的可爱,有人为他写一首歌曲赞美他,那就是《田家四季歌》。3.板书课题,学习“季”。听录音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二、探究新知(一)初读儿歌,识记生字1.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准会认字的字音。2.学生自读儿歌,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3.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后鼻音的字:桑、农、场.其中“桑”读“sāng”,平舌音,“农”的声母是“n”。(2)多音字:“了”在文中读“liǎo”,“场”在文中读“cháng”。4.读本课的词语卡片,积累词语。(二)学习儿歌,朗读感悟1.指名分小节朗读儿歌,师生评议正音。2.说一说四个季节分别指的是什么,并找出课文中田家有哪些农事活动。(画句子,读一读,与同桌交流)3.指名回答,全班一起讨论。4.找出描写农民心情的词语。(喜洋洋 笑盈盈)你能仿照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5.全班齐读儿歌,背诵儿歌。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新词。2.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1.出示课本春季图。师:春天到了,春姐姐向大地吹来了温暖的春风,花儿开了,草儿撑起了腰肢,蝴蝶妹妹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就连田里的麦苗、树上的桑叶也变得绿油油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春天吗?(1)出示第1小节。谁能读读第1小节,读出春天的美?(指名读)(2)指导看图,积累“( )的麦苗 ( )的桑叶”师:真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春姑娘刚走,夏姑娘又来了。2.出示:夏季里,农事忙,采桑养蚕又插秧。(1)出示采桑养蚕、插秧图,引导学生理解。(2)指名读,体会“农事忙”。(3)思考:除了采桑、插秧、农民伯伯还有许多农事(出示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借助拼音读读这些农事,看看农民伯伯还要干哪些农活。师:农民伯伯忙养蚕、插秧等农活会忙到什么程度呢?你能告诉我吗?(4)出示: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5)出示相关插图,谁能告诉老师“戴月光”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讨论)师:“戴月光”是指农民伯伯回来时很晚了,月亮已经升到半空啦!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会“戴”什么?(生自由回答,如戴红领巾,师顺势区分“戴”与“带”的区别;“戴”指将物品戴在头上、脸上、脖子上;“带”指随身带着。)(6)齐读,读出“农事忙”,体会农民的辛苦。师: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了一整个夏天后,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秋季,农民伯伯收获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呢?(喜洋洋)3.出示: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1)指名朗读。(注意“场”的读音,讲解“场”的意思。)(2)男女生合作读,读出收获的喜悦之情。师:原来劳动创造的幸福,会让人变得更快乐。4.出示第4小节,齐读,感受劳动之美。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田家四季歌》吧!(读出儿歌的律美)三、学写本课的生字1.出示课后生字,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由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2.指导书写。(1)季、吹、农:注意撇、捺的书写,撇和捺要写得舒展。(2)忙:注意竖心旁的书写,先写两点,再写竖。(3)辛:注意笔画中的三横,中间一横最长。(4)年:笔顺是:“”。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拓展运用1.用自己的话说说一年四季同学们都有什么活动。2.自编《儿童四季歌》,培养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例如:春季里,鸟儿催我上学早。夏季里,六一节里编舞蹈。秋季里,同学们忙着扫落叶。冬季里,滑冰堆雪人真快乐。【教学反思】 本课以简练的笔墨勾勒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让学生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季节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读出各个季节的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识字带动拼音,用拼音促进识字,有效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