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3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处于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多数年龄在14-15岁之间。在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环境发生改变的同时,思维方式也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上,这两种兴趣有着因果关系,有利于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转化。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应用于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中,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感性认知,适当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画面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实验和观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材分析本节课《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学习电路的基础,也是进行电路设计的关键。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连接特点,并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理解与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非常有意义。从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刻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采用了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教学方式。通过设问、讨论、解答疑惑等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和基本特点;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探究串联和并联的特点,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该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学习电学的初学者。四、核心素养1. 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通过实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路的工作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2.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从简单的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养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3. 合作精神和求知欲:通过实验让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对科学求知的欲望。通过战胜实验中的困难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4. 意识和应用能力: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意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五、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六、教学难点学生会画串并联电路并会连接串并联电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七、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初中物理电学演示器材一套、1.5V干电池、2.5V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引入课题(学生举手回答)1.电流:(1)电荷的 移动形成电流。(2) 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电路:用导线把 等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路图: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4.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 、 。思考:你能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吗?(请学生到黑板上实物连接)引入新课: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3节 串联和并联二)、进行新课1、串联和并联(1)串联演示一:如图把L1和L2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并画出电路图。得出结论:把两只小灯泡依次首尾相连,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自主探究一:(分组实验5分钟)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2、开关的作用是怎样的?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呢?3、小灯泡互相影响吗?总结:(老师引导,学生归纳)(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分支)(2)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控制没有影响。(3)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2)并联演示二:如图把L1和L2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并画出电路图。指出各灯泡所在的支路。21cnjy得出结论: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并列连在一起,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自主探究二:(分组实验10分钟)1、电流的路径有几条?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对各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不同呢?小灯泡互相影响吗?总 结:(1)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分支)(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控制有影响。(3)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2、生活中的电路(1)家庭中的电路连接介绍家庭电路的特点说明说明: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并联在电路中的。(2)城市里路灯的连接城市的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熄灭,但是,每个路灯之间是并联的。(3)节日小彩灯的连接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的(4)天安门城楼上彩灯的连接天安门城楼上的彩灯并联的三)、课堂小结串并联电路对比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直接在课本上画)、板书设计串联定义:电流路径特点:开关位置特点:4)各用电器之间的关系2、并联1)定义:2)电流路径特点:3)开关位置特点:各用电器之间的关系: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学串、并联电路的内容。然后,每个小组获得一个开关、两个小灯泡和一个电源,让他们自行设计一个电路并让两个小灯泡都朝着相反方向发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讨论串、并联电路的不同配置方式,并展示他们的设计图(通过绘制实际电路和电路图)。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对设计表现不佳的电路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我在本节课中始终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并采取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通过动手实验,学习串、并联电路的不同连接方式和运行原理、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及用电器之间是否互相影响等特点,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出相关特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发现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动手的积极性不够高,因此需要精心设计每个设问,多让学生参与思考和操作,提高动手和探究能力。其次,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不够强,因此需要多让学生实践,并对差劣表现的学生进行辅导。另外,一些学生在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表达能力不够强,需要针对这方面进行更多的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