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称为逆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层海拔越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
B.②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出现逆温现象
C.③层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D.③层空气稀薄,无云雨现象
2.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3.一天当中容易出现逆温现象的时刻是(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午后两点左右 D.半夜时分
下图为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B.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谷地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5.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
A.谷地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下沉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符号一般用带尾羽的风向杆表示,即风向标,绘有尾羽的一端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尾羽横杆多代表风力大。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冬季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此时( )
A.①处风向为偏南风 B.②处为下沉气流
C.③处比①处风力小 D.④处为上升气流
7.能正确表示M处该时刻近地面风向和等压面的是( )
A. B. C. D.
8.此刻最可能为当地时间( )
A.0-2时 B.3-5时 C.13-15时 D.19-21时
下面图甲为我国某地城市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乙为城郊间某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下列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F代表城市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
B.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M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PQ间的空气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0.P处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也称暖棚。我国某地研建了冬季不供暖的日光温室,可以完全满足常规农林作物生长发育。下图为该地冬季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外的温度对比情况。一天中该地北京时间13:00光照最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四条曲线中,代表阴天室内温度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当日光温室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的流动情况是( )
A. B. C. D.
13.该地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山东 C.甘肃 D.湖北
读北美12月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图和图中某城市此时风向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区域最大气压差是( )
A.45hpa B.50hpa C.55hpa D.60hpa
15.与上图风向垂直分布最接近的城市是( )
A.底特律 B.温哥华 C.芝加哥 D.渥太华
16.未来两天可能形成暴雪天气的地方( )
A.渥太华 B.纽约 C.温哥华 D.匹兹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为研究植被覆盖状况对青海湖湖陆风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22年8月15日某时刻(可忽略大气扰动影响)利用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气温、湿度、风速及风向等相关信息,分别试验模拟了湖泊四周无植被覆盖(裸地)和植被覆盖率为30%时的湖陆风。数据表明,植被覆盖率为30%时,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比无植被覆盖时小。
(1)绘制模拟试验的青海湖与周围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图,并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示意。(6分)
(2)根据第(1)问示意图,推测模拟试验时气象站观测的实际风向,并描述其形成过程。(6分)
(3)从气温的角度,简述该模拟试验湖区植被影响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的过程。(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2023年元宵节,小明到大理古城游玩,中午12时到达洱海西侧大理古城时,感觉风力稍大,风向稳定,略寒意。下面图甲示意大理古城位置,图乙示意沿25.7°N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
材料二 下面图丙为大理古城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判断此日中午12时大理古城的主导风向(4分)
(2)请在图乙中三种不同的线型上用箭头标注出气流运动方向。(6分)
(3)图丙中穿堂风风力最强的时段是。(填“昼”或“夜”)屋前铺设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草,可以显著增强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从气温、气压、气流运动角度加以解释。(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8分)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8分)
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①层随着海拔升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由图示高度可知,①②③层均在对流层中,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臭氧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
2.答案:B
解析: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与逆温有关,不是因为人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多。读图可知,当逆温现象出现时,②层空气温度上热下冷,大气层结构稳定,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扩散。近地面污染物主要在①层,②层出现逆温对污染物扩散影响大,③层空气运动对污染物扩散影响不大。逆温阻挡了空气的对流运动,不会阻挡空气的水平运动。
3.答案:A
解析:日出前后地面气温最低,对流作用较差,容易出现逆温。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可知,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A项正确;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B项错误;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C项错误;谷地冬季日温差约为12℃,夏季日温差约为14℃,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谷地温度低的原因。山谷中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使谷地气温降低,B项错误、C项正确;谷地地形闭塞,空气流通慢,升温慢,降温也慢,A项错误;谷地夜间空气对流运动强,多夜雨,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应该强,降温应该慢,D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①处风向标表示偏南风,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陆地,A项正确;②处为上升气流,④处为下沉气流,B、D项错误;③处风力符号尾羽横杆数量比①处多,说明③处比①处风力大,C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面的相关知识。①处风向标表示偏南风,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陆地,陆地上方气流上升,湖泊上方气流下沉,说明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湖泊近地面形成高压,C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陆地气温高于湖泊,说明图示时间为白天,13—15时为白天,也是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C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近地面的温度高于郊区,故城市近地面形成低压,故图甲中GH代表城市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 ×
B 无论昼夜,近地面气温都是城市高于郊区,故二者间的热力环流方向昼夜相同 ×
C 由图乙中M处等压面向下弯曲、Q处等压面向上拱起可知,M处气压小于Q处气压,结合城市热岛效应原理可知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M应位于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 √
D 读图可知P、Q位于同一等压面上,其气压值相同,空气不会沿等压面流动 ×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结合上图分析可知,P处近地面风向由西向东流动,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逐渐偏转为西北风,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日光温室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温室内的气温高于温室外,故气温较高的①②曲线表示温室内,气温较低的③④曲线表示温室外。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相对较低,夜晚保温作用较强,气温相对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对应曲线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门口外冷空气下沉位于底部,门口内暖空气上升位于顶部,当温室门打开时,近地面门口外的气压高于温室内,气流由温室外吹向温室内;顶部门口外的气压低于温室内,气流由温室内吹向温室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答案:C
解析:一天中地方时12:00光照最强,该地北京时间13:00前后光照最强,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时差为1小时左右,计算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附近。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经度值大于120°E,A错误。山东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度值为120°E左右,B错误。甘肃位于西北地区,且东西狭长,东部地区可能为105°E,C正确。湖北位于巫山以东地区,经度值大于105°ED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气压差为4hPa,气压最大值的取值范围为1040hPa1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锋面位于东部地区,右图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应该向西北移动;暖锋距地面较高处,吹西南风。读图可知,底特律、芝加哥主要吹偏北风,AC错误。渥太华附近暖锋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D错误。温哥华附近的暖锋系统向西北方向移动,吹东南风,B正确。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运动,锋面气旋一般在偏西侧形成冷锋,偏东侧形成暖锋。读图分析,渥太华、温哥华位于暖锋锋前,即将迎来暖锋过境,气温升高,不会出现暴雪天气,AC错误。纽约位于暖锋锋后,刚经历过暖锋过境,天气转晴,B错误。匹兹堡位于冷锋锋前,即将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可能形成暴雪天气,因此匹兹堡未来两天可能形成暴雪天气,D正确。故选:D。
17.答案:(1)
(2)偏(西)南风。湖面上方气流下沉,在湖泊低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湖面指向气象观测站,风由湖面吹向气象观测站,青海湖在气象观测站的南方,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由南风偏转为偏南风。
(3)8月份植被覆盖区气温较无植被覆盖区低,近地面湖泊与周围陆地之间温差更小,风力减小,热力环流减弱,湖泊上方气流下沉速度变慢。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可知,湖面上方气流下沉,说明此时湖泊低空气压高于陆地,近地面风从湖泊吹向陆地,高空相反;近地面湖泊为高压,陆地为低压,近地面湖泊等压面向上凸,陆地向下凹。
第(2)问,风由湖泊吹向气象观测站,在忽略大气扰动影响的情况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右偏,形成偏南风(西南风)。
第(3)问,植被对气温有调节作用,8月份有植被覆盖的陆地相对无植被覆盖的陆地气温低,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小,两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气流下沉速度变慢。
18.答案:(1)(东南风)偏东风
(2)
(3)昼;与林草地相比,石子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较高;石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林草地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加大(空气流动加强)。
解析:第(1)问,白天陆地较水域增温快,故中午12时,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东南风(偏东风)。
第(2)间,大理古城位于点苍山与洱海之间,同时受山谷风和湖陆风影响,夜间盛行山风和陆风。
第(3)问,图示穿堂风风力最强的时段,应是房屋前后温差最大的时段,即白天。石子地的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较高,空气膨胀上升,石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林草地的比热容大,白天增温慢,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加大(空气流动加强)。
19.答案:(1)
(2)南下冷空气经过山地鞍部,狭管效应明显,风速增大,气温较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鱼类饵料丰富,海产丰富。
解析:第(1)问,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与等压线垂直,即图中的F1;该地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右侧偏转,风向应与地转偏向力垂直,与摩擦力方向相反,图中F3应为摩擦力,F2应为地转偏向力,故风向应与F3方向相反,与F2保持垂直。山脉位于M点南侧,即M点位于山脉迎风坡,北风被山脉阻挡后会减速并堆积在山前,部分空气向山脉两端绕行流动。
第(2)问,频繁南下的冷空气经过鞍部,狭管效应明显,风速较大;且该地处于东北信风带,受偏北的离岸风影响,该地海岸附近形成上升补偿流,底层海水上泛,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可为鱼类提供大量的饵料,使N海域海产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