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杨柳青教学设计课题 杨柳青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杨柳青》是一首在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歌曲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结尾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感受江苏扬州极富特色音乐文化,激发对家乡热爱。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艺术表现: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体验、探究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能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创意实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引导学生从创意实践出发,小组合作对创作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生成小组间独特的艺术成果,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文化理解: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南北音乐风格差异,了解民歌地域风格,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歌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视野,尊重文化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重点 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 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感受扬州方言的韵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1.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用扬州方言说: 大家好;乖乖隆地咚) 老师说的是江苏扬州方言,第一句是大家好,“乖乖隆地咚”表示惊讶惊叹,想不想跟老师学学(师说生学)。2.风景和诗词导入师:江苏扬州是个美丽的城市,它风景如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观看扬州美景视频 ) 看到这美丽的风景,让我不禁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跟学。生跟背 本节课歌曲正是用方言演唱体现歌曲地方特色,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说方言,学生学方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讲授新课 歌曲学习1.出示课题江苏民歌《杨柳青》,教师范唱。(教师用方言范唱,表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师:扬州山美水美,如诗画般让我们沉醉,扬州的歌也美今天我们学习歌曲《杨柳青》,听一听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师:歌曲带来欢快、活泼诙谐幽默的情趣。歌曲风格婉转细腻柔美,一般用“吴侬软语”来形容江苏一带的吴方言,因说话比较软糯婉转,故有“吴依软语”之称。2.聆听范唱歌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歌词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美好生活所带来喜悦心情和江苏扬州人民对家乡的赞美。衬词居多,歌曲因衬词“杨柳叶子青”而得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想一想歌曲中加入衬词有什么作用呢 3.再次聆听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欢快,活泼幽默,体现江苏民歌地方风格特色4.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学习歌曲第一二乐句任务一:反复聆听第一二乐句,小组合作找出哪些字发音与普通话不同。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有节奏的用方言读歌词。6.学生跟琴视唱旋律,填词演唱。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唱的音较重时,老师示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唱出软糯婉转,吴依软语的语调。7.学习歌曲第三四乐句。聆听三四乐句范唱,第四乐句速度快,节奏紧凑,教师带着学生唱乐谱,有节奏读词,填词演唱。任务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三乐句,对学习成果小组展示评价。提示“呢ni”读音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9.师: 歌曲中有一个特别的节奏,它的音高一样,出现多次,你们发现了吗 师出示节奏型:11 10。任务三: 讨论设计 11 10采用怎样的力度演唱较合适 说说理由。加上肢体动作或打击乐器,展示评价.10.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唱出江苏吴依软语的语调师:早晨露水在麦苗上晶莹剔透,我们歌声就像小露珠一样轻轻地依附在麦苗上。让我们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以你的方式边唱边表演。使歌曲更加欢快,活泼幽默,体现江苏民歌地方风格特色。11.教师带着学生根据第一段方言发音,试唱第二段歌词12.完整表演歌曲二、拓展1.教师演唱西北风歌曲《黄土高坡》师: 在我国南北音乐文化差异大,你们听听这首歌曲和《杨柳青》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南方的音乐风格柔美细腻,含蓄优美,北方音乐风格宽宏大气,粗犷豪放,我国地大物博,因为地域不同,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黄土高坡》将陕北民歌《信天游》和西北民间音乐的音调结合起来,唱出了生活在黄土高坡人民的质朴和勤劳,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今天我们用歌声表达了江苏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赞美。 生答略生认真聆听。生有节奏的用方言读歌词。学生唱乐谱,有节奏读词,填词演唱。 通过教师方言范唱,体验江苏民歌的特点。感受美好生活所带来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衬词在歌曲中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感受江苏民歌地方风格特色。任务一设计使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歌词发音特点和规律,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学习中发挥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任务二的设计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对展示成果进行生生评价,坚持以评促学,从优点出发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价中互相促进,也是对评价者学习情况反馈与体现。任务三的设计,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灵感,引导学生从创意实践出发,小组合作对创作过程和方法进行探究和实践,生成小组间独特的艺术成果,提高了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团队精神。教师通过演唱歌曲,学生体验感受南北音乐文化风格特点,感受歌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拓宽学生视野,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课堂练习 任务一:写下来用拼音标注,小组讨论。按照字发音规律找利用投屏展示每组完成情况。“晨、水、实、是、嗬、嘘’这几个字的发音,没有找到的字教师补充。如:“嗬”读 huo 音“嘘”读 nue 音。教师总结江苏扬州方言发音有什么规律呢 歌词中 chi,shi唱成,ci,si。平舌音,发音位置靠前。任务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三乐句,对学习成果小组展示评价。提示“呢ni”读音任务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第三乐句,对学习成果小组展示评价。提示“呢ni”读音任务三: 讨论设计11 10采用怎样的力度演唱较合适 说说理由。加上肢体动作或打击乐器,展示评价. 生跟练课堂小结 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民歌就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生活中,不断加工而形成的,他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和智慧的结晶。是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的瑰宝,老师希望大家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将它传承下去。让我们再次演唱《杨柳青》感受江苏扬州民歌独特的风格特点。 生演唱《杨柳青》板书 杨柳青 1=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