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任务2.4 电位的计算在电路分析中经常用到电位这一物理量。有时根据电路中某些点电位的高低直接来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在电路中任选一点(如图2.30所示O点)为参考点,则某点(如A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就叫做这一点的电位(相对于参考点)。用符号UA表示。可知UA=UAO。图2.30 电位的计算自己动手: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测量图2.31所示电路中UA0和UBO 的电压(每人一块安全电压线路板,一块万用表,已知:l. U=6V,此时小灯泡亮;2. U= 一6V,此时小灯泡不亮。)图2.31自己动手测量结果:l. U=6V灯亮时:UAO=6 V,UB0=5.7V。2. U= 一6V灯不亮时:UAO= 一6V,UBO=0V。如果Uo=0V,则可以认为:只有当二极管正极电位UA大于二极管负极的电位UB时,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灯泡亮;反之,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灯不亮。因此,根据电路中A点和B点电位大小就可以判断二极管电路中有无电流。利用电路中一些点的电位来分析电路的工作情况,在电子电路中是十分有用的。电路中各点电位是相对的物理量,若不选定参考点,就无法确定各点的电位值。上述测量中,以O点为参考点,则A点和B点的电位分别为UA=6V,UB=5.7V。这里,参考点O的电位Uo=0V,因此参考点又称为零电位点。零电位点可以任意选定,但一经选定其他各点电位的计算即以该点为准。如果换一个参考点,则各点电位也就不同,即电位随参考点的选择而变化。因此在电路中不指定参考点而谈论各点的电位是没有意义的。在工程中常选大地作为参考点,电子线路常取公共点或机壳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参考点电位为零伏。电位虽然是指某一点而言,但实际上是两点之间的电压,只不过这第二点是已规定了的,是指参考点。如上述测量中,UA实际上是指A点和O点之间的电压。因此会计算电路中任意两点的电压,也就会计算电路中任一点的电位。要计算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从该点出发,沿着任意选定的一条路径到零电位点,则该点的电位就等于这条路径上全部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和步骤用下面的例题来说明。例2.13 在图2.30中,已知R1=10Ω、R2=5Ω、R3=3Ω、R4=2Ω;Us1=13V、Us2=6V;I1=0.8A、I2=1A、I3=0.2A。求:A、B、C各点的电位。解: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和电源电压参考极性如图2.30所示。1. 选取O点为参考点,即Uo=0V。2. C点的电位:可选定C→Us1→O这条最简单的路径,由于只经过电源Us1,显然UC=Us1=13V。3. B点的电位:选取路径B→R2→O,得UB=I2R2=1×5=5V4. A点的电位:选取路径A→Us2→R4→O,得UA= Us2-I3R4= 6-0.2×2=5.6V注意:参考点选定以后,电路中各点电位就有了确定的值,但该电位值与计算时所选择的路径无关。因此,例2.13中A、B、C三点电位也可以经过其他路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例如A点电位可通过三条不同的路径来求出:UA= Us2-I3R4=I3R3+I2R2= I3R3-I1R1 +Us1=5.6V从例2.13中还可以看出,电路中两点电压就等于该两端点的电压之差,如UCB=UC-UB=UC0-UB0=13-5=8V从上述分析也可以看出,电路中两点电压与所选路径无关,与考点的选择也无关。如果A、B两点的电位分别记为UA、UB,则UAB=UA一UB。因此,两点间的电压,就是该两点的电位之差,电压的实际方向是由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所以电压又称为电压降。自己动手:测量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和两点间的电压(一人一个安全电压电路,一块万用表)。知识梳理与总结本章从任务入手,介绍了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位、电能的计算。介绍了用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如下:直流电路的特征。电阻的串联计算。电阻的并联计算。电阻的混联计算。零电位的确定和其它点电位的计算。电能的计算(焦耳-楞次定律)。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及使用条件。叠加定理及使用条件。戴维南定理及使用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