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课题 参与民主生活 授课时间 第4周(共3课时)课型 讲授、归纳总结课 课时2 总 2课时教材及学情分析 《参与民主生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二框的内容,共有两个部分,分别是行使民主权利和增强民主意识。感知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做合格公民。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理解上有难度,对相关知识很容易混淆。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道德修养:践行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法治观念:增强守法用法意识,提高民主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健全人格:积极向上,有效学习,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社会民主生活 责任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学习重、难点 重点: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难点:增强民主意识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时政新闻、网络资源、实地考察教学过程环节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点及效果预期)环节一(引入新课 ) 播放视频文件,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背诵基础知识,从视频文件中得出结论: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利用已有知识,复习加固环节二(行使民主权利) 一、讲解:民主权利的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言论权、知情权、参与权。 二、完成书本37页运用你的经验 得出问题答案: 讲解--知识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 ①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可以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丰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增强公民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细致讲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方式)举例例证 探究与分享1P39: 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民主选举的要求,细化知识归纳 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及要求是什么 易错易混点理解 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台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侧重于民主形式; 民主协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侧重于发扬民主;民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知识细化: 民主协商的地位、途径、意义 探究与分享 2 P39 下 细化知识: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制度保障什么? 延伸知识讲解 -----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 (四)民主管理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细化知识:民主管理的地位、意义 (五)播放视频----早间新闻播报 细化知识: 民主监督的地位及意义是什么 小结知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思考(一):1、你怎么看待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①小泽的行为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②小泽的行为是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的表现;③小泽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④小泽的行为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①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如:网络问政;②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③给国家机关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投诉。 思考(二):为什么要参与民主生活?自主讨论,举手展示 思考(三):他们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思考(四)(1)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讨论为什么要举行定价听证会? (2)听证会制度从哪些方面保证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请你模拟其中一方代表提出意见和主张。 延伸知识展示: 知识过手训练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民主决策方式 市物价局开通网站充分调查了解情况和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低收入者的意见. 邀请专家学者对水价调整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听取专家建议 3.形成两个备选方案并在网上公示,集思广益。 4.召开居民电价分时段调整听证会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关修改完善,并进行决策。 思考(五)、《新闻早评》栏目组行使了哪一种民主权利? 有什么重要意义 知识归纳整理: 特别是地位 利用情景分析,感知民主生活 利用身边事来探讨民主生活,贴合实际,提高班级参与度 结合书本例子,分析问题,提高逻辑分析能力 结合自身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 (增强民主意识) 探究与合作学习: p41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合作学习:说说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哪些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重要性)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②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现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民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看待? ①尊重多数派的意见,但对自己的意见经过理性分析后认为有道理的,应该冷静客观阐述自己的意见并保留;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做双方的工作,协调好双方关系,化解分歧,寻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③理性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要求,是否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是自己的做错了要主动认错,是正确的要坚持原则; ④认真倾听,冷静分析,学会尊重,坚持原则。 怎样自觉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思考:公民应该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首先: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增强民主意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运用是教育研究所配备的学习指要3.2的选择题(1-6)及非选择题7-8题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第二单元的第二目内容,具体把握如何参与及行使公民的民主权利,真实的感知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行使一切权利,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但学生在学习中比较抽象,理解有难度,需要多实际参与一些社区或者公益活动,真正理解我国实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