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4张PPT)项目七综合实例 本章将前面学习的知识综合起来,做几个常见的实例,促进大家更好地学习Photoshop CS2。本章概述熟练Photoshop中各种工具的使用培养综合运用Photoshop的能力学习目标处理闭眼的照片日落效果目录01020304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更换天空背景为照片配文字制作证件照目录050607绘制蜗牛任务一处理闭眼照片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在拍照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闭眼”现象,如果能找到一组相对应的照片,经过后期处理, 还是能挽救的。下面将学习如何挽救“闭眼”照片。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张需要修改的图片,如图7-1所示。图中的人物正处于闭眼状态,如何能让她的 “睁开”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图7—1 打开需要修改的图像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2) 再打开一张素材图片,如图7-2所示,要用此图中的“眼睛”去更换“闭眼”照片上的眼睛。 (3)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素材图片上绘制一个矩形选区,使其正好框住眼睛,如图7-3所示。然后使用“移动工具”,将选区内的部分拖曳至需要修改的图片上,通过旋转和缩放操作,使其处于眼睛的正确位置上,如图7-4所示。图7-2 准备素材图片图7-3绘制选区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4)观察“图层”面板,刚才拖曳的“眼睛”图像被自动放置于“图层1”中。将鼠标移动至图层右上角的“填充”项上,将该项上的参数值设置为“60%”,即图像的不透明度为“60%”,如图7-5所示。图7-4 摆放到正确位置图7-5 设置图像的不透明度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5) 单击“图层”面板下方的“添加图层蒙版”图标,为“图层1”添加一个蒙版,如图7-6所示。接着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这里根据图像的大小,将画笔大小设置为“10”。确认前景色为黑色后,在图片的眼睛周围进行擦除,擦掉除眼睛以外的多余部分,如图7-7所示。 (6) 完成操作之后,将该层的不透明度恢复到100%显示,此时观察图片,发现眼睛结合得很不自然,如图7-8所示。下面来做进一步处理。 (7) 执行擦掉栏中的“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打开此命令的对话框,将“亮度”的值设置为“-33”,“对比度”的值设置为“12”,如图7-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比度设置。此时再观察图像,眼睛与面部就协调多了。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图7-6 添加图层蒙版图7-7 擦除多余部分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图7-8 恢复正常显示图7-9 调整颜色对比度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8)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眼角处还有些多余的黑点需要清除。选择“背景”图层,然后选择工具箱中的“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将画笔的大小设置得较小些,这里将画笔的大小设置为5,适当放大图像的显示比例,然后清除眼角上多余的黑点。 (9) 选择“图层1”,再次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将“亮度”的值设置为“-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此时整个图片的修复全部完成,最终效果如图7-10所示。任务一 处理闭眼照片 (8)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眼角处还有些多余的黑点需要清除。选择“背景”图层,然后选择工具箱中的“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将画笔的大小设置得较小些,这里将画笔的大小设置为5,适当放大图像的显示比例,然后清除眼角上多余的黑点。 (9) 选择“图层1”,再次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将“亮度”的值设置为“-5”,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此时整个图片的修复全部完成,最终效果如图7-10所示。图7-10 最终效果任务二日落效果任务二 日落效果 本节将要学习的是将一张白天的风景照片,通过照片滤镜使其呈现出黄昏的效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打开一张图片,如图7-11所示,此图片为一张白天的景色,通过处理后,它将出现黄昏时的效果。 (2) 首先在“图层”面板中复制出一个“背景副本”层,执行菜单栏中的“图像→调整→照片滤镜”命令,打开该滤镜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在“浓度”文本框中输入“100%”,如图7-12所示。该功能有点模拟在相机镜头前面加彩色滤镜,以便调整通过镜头传输的光的色彩平衡和色温,使胶片曝光。任务二 日落效果(3)接着执行菜单栏中的“图像/调整/色阶”命令,打开“色阶”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在“输入色阶 ”文本框中分别输入“0”、“0.35”、“255”这3个参数,如图7-13所示。完成后即可观察最终的黄昏效果了,如图7-14所示。图7-11 素材图片图7-12 照片滤镜效果任务二 日落效果图7-13 调整色阶图7-14 最终效果任务三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 这节来学习为照片添加一个艺术边框,这会使平板的照片看起来更丰富多彩,而且比较完整,这也是后期处理中常用的技巧。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张照片,如图7-15所示。通过下面的操作,将为它添加一个漂亮的艺术边框。图7-15 打开图片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 (2) 将“背景”层拖曳至“创建新图层”图标上,复制出一个“背景副本”层。选择“背景”层,将背景颜色填充为绿色。接着选择“背景副本”层,将该层中的图像进行等比例缩放,并适当旋转它的角度。 (3) 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描边”命令,打开“描边”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宽度”为“4”,“颜色”为“白色”,完成后得到如图7-16所示的图像。 (4)将“背景副本”层载入选区,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图层1”。将选区的颜色填充为白色,执行“高斯模糊”命令,并将“模糊半径”设置为“4像素”。完成后将“图层1”拖曳至“背景 副本”层的下方,适当移动图像,将它的“填充”不透明设置为60%,如图7-17所示。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 (5)接下来选择“横排文字蒙版工具”,在图像中输入几行文字,并对文字进行模糊处理,增加背景中的视觉效果,如图7-18所示。再次使用文本工具,在图像中添加一行醒目的文字效果,将该文字做成艺术效果的形式,这里对文字应用了描边和投影效果,如图7-19所示。图7-16 对照片进行描边处理图7-17 添加模糊效果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图7-18 添加背景文字图7-19 添加艺术文字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 (6)接下来开始为图片添加边框效果,创建一个新图层,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上绘制一个矩形选区。执行菜单栏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对话框,并打开“自定义图案”面板,然后单击该面板右边的 角形,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自然图案”命令,打开一个新图案样式,如图7-20所示。在新的图案样式表中,选择“黄菊”图案,如图7-21所示。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图7—20 选择“自然图案”图7- 21 选择“黄菊”图案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 (7)单击“确定”按钮,对选区进行图案填充。保持选区不变,执行菜单栏中的“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对选区进行等比例缩放,完成后按Delete键删除选区内容,得到一个图案边框,如图7-22所示。 (8)双击图层打开“图层样式”面板,为该边框添加适当的“投影”和“斜面和浮雕”效果,完成后使用“裁剪工具”对整个图像进行适当的裁切,即可观察最终效果,如图7-23所示。任务三 为照片添加艺术边框图7-22 用图案作边框图7-23 最终效果任务四更换天空背景任务四 更换天空背景 一张漂亮的风景照,有时可能会因为天空不够漂亮而稍有遗憾,下面就来学习为照片更换天空背景,让灰蒙蒙的天空变得晴空万里。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在Photoshop中打开需要修改的图片,如图7-24所示。此图中的天空呈现为灰色,下面要做的就是更换灰色的天空。图7-24 打开图片任务四 更换天空背景 (2)选择一张带有晴朗天空的素材图片,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将图片中的天空部分选中,如图7-25所示,然后使用“移动工具 ”将选中的天空部分拖曳至需要修改的图片文档中。图7-25 选中天空部分任务四 更换天空背景 (3)此时被拖曳过来的天空图像被自动放至于“图层1”中,将该层隐藏为不可见。选择“背景”层,由于整个天空形状不规则,因此使用工具箱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即可选中所有的天空部分,如图7-26所示。图7-26 选中天空部分任务四 更换天空背景 (4) 选择“图层1”,将该层设置为可见,然后执行菜单栏中的“选择→反向”命令,反选该层中的图像。 (5) 执行菜单栏中的“选择→羽化”命令,打开“羽化”,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20像素”,如图7-27所示。但仅“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图7-27 设置羽化半径任务四 更换天空背景 (6)接着按Delete键进行删除,连续按2 3次该键,即可观察图像的最终效果了,如图7-28所示。图7-28 最终效果任务五为照片配文字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 当拿到一张照片的时候,有时总是希望能给它配上一些文字,使其更具感染力。这节就学习如何为照片添加文字效果。 (1) 首先启动Photoshop CS2,打开一张照片,如图7-29所示。 (2) 这是一张非常漂亮的照片,这里可以根据个人理解为其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选择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在主工具栏内设置字体、字号及字体颜色。这里字体设置的是华文行楷,字号为“30”,设置完成后在舞台中输入文字,这里输入“我心飞扬”如图7-30所示。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图7-29 打开需要修改的照片图7-30 输入文字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 (3)选中刚输入的一行文字,在主工具栏中打开“变形文字”对话框。在“样式”下拉列表中选择“旗帜”模式,将“弯曲”值设置为“+30%”,如图7-3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字变形设计,如图7-32所示。图7-31 设置变形文字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 (4)用鼠标选择图层中的文字层,将其拖至图层面板下的“创建图层”图标上,复制该层文字到“我心飞扬副本”层,如图7-33所示。选择“我心飞扬”层,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此时会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询问是否栅格化文字,如图7-34所示,此时只需要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图7-32 变形后的文字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 (5)进入“动感模糊”对话框后,设置“角度”为“0”,“距离”为“30像素”,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观察模糊后的文字效果,如图7-35所示。图7-33 复制图层图7-34 是否栅格化文字任务五 为照片配文字 (6)合并这两个文字层,再次利用“横排文字工具”为该图配上一段文字。输入文字后,将该文字所在的图层进行复制,然后为其添加高斯模糊效果。最后再将高斯模糊后的文字层拖曳至没有被模糊的文字层下方,完成后的最终效果如图7-36所示。图7-35 动感模糊效果任务六 为照片配文字图7-36 最终效果任务六制作证件照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 本节将通过制作证件1寸、2寸照片,了解在数码冲印店里对照片的处理和制作。使大家自己动手就能制作出自己的证件照。打开一张用数码相机照好的自己满意的照片,如图7-37所示。图7-37 素材照片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 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剪裁”工具,在剪裁工具属性栏中,设置“宽度”为2.8cm,“高度”为3.9cm,“分辨率”设置为300像素/英寸,如图7-38所示。图7-38 剪裁工具属性栏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 (2)用“剪裁”在图像上划一矩形,调制好比例大小,如图7-39所示,调制好后在矩形框内双击,或按Enter键,结果如图7-40所示。图7-39 剪裁的比例图7-40 剪裁好后的图像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 (3)接下来新建一个“宽度”为12.7cm,高为8.9cm,分辨率为300的文件(注意:分辨率一定要和剪裁的一样),如图7-41所示。图7-41 “新建”属性对话框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4)把剪裁好的照片复制到新建的文件上,并逐一复制8张照片,最终效果如图7-42所示。图7-42 1寸照片效果任务六 制作证件照 (5)在制作2寸证件照时,方法同上,只是在剪裁时“宽度”为3.5cm,“高度”为4.5cm,最终效果如图7-43所示。图7-43 2寸照片效果 (6)最后把做好的图片储存为JPEG、BMP、TIFF格式,因为时下的数码扩印机仅支持这三种图片格式。任务七绘制蜗牛任务七 绘制蜗牛 本节将绘制一个逼真的蜗牛图像,着重学习对“加深、减淡工具”的灵活应用和多个滤镜的综合应用。 1.绘制蜗牛壳的轮廊 (1) 首先创建一个新文档,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图层1”,将前景颜色设置为黑色。使用“画笔工具”在编辑区内绘制一条竖线,画笔的“主直径”设置为“13像素”。 (2) 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扭曲→旋转扭曲”命令,打开该命令的对话框,将“角度”设置为“-800度”,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如图7-44所示。使用[Ctrl+F]组合键重复操作“旋转扭曲”命令,强化扭曲效果,如图7-45所示。任务七 绘制蜗牛图7-44 旋转扭曲效果图7-45 重复滤镜效果任务七 绘制蜗牛 (3)接着选择“橡皮擦工具”擦除多余的线条,制作出蜗牛的基本轮廓,如图7-46所示。完成后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图层2”,绘制一个椭圆,打开“描边”对话框,将“宽度”设置为“2像素”,“颜色”为“黑色”,作为蜗牛的封口,如图7-47所示。图7-46 删除多余线条图7-47 绘制封口任务七 绘制蜗牛 (4)删除该层中的多余线条,将“图层2”向下合并至“图层1”中,继续删除多余的线条,整个蜗牛的轮廓就绘制完成了,如图7-48所示。图7-48 蜗牛的轮廓任务七 绘制蜗牛 (5)使用“魔棒工具”单击轮廓以外的白色区域,然后执行“反向”命令,将蜗牛的整个轮廓载入选区。创建一个新的“图层2”,为选区填充一个灰度颜色,作为蜗牛的底色,如图7-49所示。 (6)复制“图层2”,将该图层设置为“不可见”,准备留用。选择“图层2副本”层,将“图层1” 载入选区。执行菜单栏中的“选择→修改→扩展”命令,打开该命令的对话框,将“扩展量”设置为“1像素”,然后在舞台中删除选区内的图像,露出蜗牛的纹理,如图7-50所示。任务七 绘制蜗牛 (7)打开“通道”面板,创建一个新的“Alpha 1”通道,打开“填充”对话框,选择使用“50%灰色”作为通道的填充颜色。图7-49 填充底色图7-50 呈现纹理任务七 绘制蜗牛 (8)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纹理→颗粒”命令,打开该命令的对话框,将“强度”和“对比度”分置为“100”和“25”,颗粒类型“结块”,完成后退出对话框。 (9)接着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打开该命令的对话框,将“单元格大小”设置为“10”,完成后退出对话框,如图7-51所示。 (10)打开“曲线”对话框,通过对曲线的调整,增强图像的明暗对比度,然后用“魔棒工具”在图像中任意单击,将其中的一部分图像载入选区,如图7-52所示。任务七 绘制蜗牛图7-51 “晶格化”效果图7-52 载入图像选区任务七 绘制蜗牛 (11)选择“RGB”通道后,回到“图层”面板,创建一个新的“图层3”,执行“反向”命令,反向选择图像。然后将选区填充为深度灰色,作为蜗牛壳上的纹理图案,如图7-53所示。图7-53 填充纹理任务七 绘制蜗牛 (12)使用“自由变换”命令,缩小整个“图层3”上的图像,使其正好遮盖住蜗牛的轮廓。复制“图层3”,旋转“图层3副本”层中的图像,增加纹理的密度,如图7-54所示。图7-54 增加纹理密度任务七 绘制蜗牛 (13)向下合并“图层3副本”至“图层3”中,将“图层2”载入选区后,执行“反向”命令,反向选择图像,然后删除选区内的图像,此时蜗牛的纹理效果基本完成,如图7-55所示。图7-55 完成纹理填充任务七 绘制蜗牛 (14)将“图层2副本”层拖曳至图层的最上方,设置“图层2”为可见。选中“图层3”,将其向下合并至“图层2”中,此时效果如图7-56所示。图7-56 变换图层的位置任务七 绘制蜗牛 (15)再次拖曳“图层2副本”层至“图层2”的下方,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图层3”,使该层位于所有图层的上方,然后将“图层2”载入选区。在该选区内绘制一个又白到黑的径向渐变填充效果。将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柔光”,“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80%”,初步制作出蜗牛壳的光泽效果,如图7-57所示。 (16)向下合并“图层3”至“图层2”中,完成蜗牛轮廓与底色的制作。图7-57 “柔光”模式任务七 绘制蜗牛 2.绘制蜗牛壳的底色 前面已经制作出了蜗牛的轮廓,并为其填充上了底色效果,这一节则来完成蜗牛壳的明暗变化效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将“图层2副本”层和“图层1”设置为“不可见”,选中“图层2”,同时将“图层2副本”层载入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加深工具”,沿选区的边缘进行涂抹,绘制蜗牛壳的深色区域,如图7-58所示。 (2)使用“减淡工具”适当调整高光部分的明度,如图7-59所示。这个涂抹过程可能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而且需要反复操作。任务七 绘制蜗牛 (3)通过反复涂抹,蜗牛壳的明暗效果就基本呈现出来了,此时如果取消选区,可以发现内部的螺旋纹理的颜色没有被调整,因此现在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图7-58 涂抹深色区域图7-59 涂抹高光区域任务七 绘制蜗牛 (4)继续保留选区,执行“反向”命令,反向选择图像,即螺旋纹理被载入选区。选择“加深工具”,在主 栏内将它的范围设置为“阴影”,然后对选区进行反复涂抹,直到满意为止。 (5)通过反复的加深、减淡操作之后,蜗牛壳外形的就制作完成了,如图7-60所示。删除“图层1”和“图层2副本”层。图7-60 蜗牛壳效果任务七 绘制蜗牛 3.绘制蜗牛的头部 接着前面的操作来绘制蜗牛的头部,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创建一个新的“图层3”,在该层中应用“钢笔工具”绘制蜗牛头部的轮廓,如图7-61所示。 (2)在“路径”面板下,将路径转换为选区之后,在选区内填充赭石色,作为头部的底色效果,如图7-62所示。任务七 绘制蜗牛 (3)选择“图层2”,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为其添加一个投影效果,接着将“图层3”拖曳至“图层2”的下方。 (4)创建一个新的“图层4”,使其位于“图层3”的上方,“图层2”的下方,在该图层上绘制一个矩形选区,将选区颜色填充为深赭色的线性渐变。图7-61 绘制头部轮廓图7-62 填充底色任务七 绘制蜗牛 (5)执行菜单栏中的“滤镜/纹理/染色玻璃”命令,打开该命令的对话框,将单元格大小和边框粗细均设置为4,光照强度设置为1。完成后的效果如图7-63所示。 (6)将该层的“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50%。然后使用“变形工具”,对图像进行变形,使其位于头部图像的内部,如图7-64所示。图7-63 “染色玻璃”效果图7-64 “变形”效果任务七 绘制蜗牛 (7)完成后将它的“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100,使用“模糊工具”对该图像的边缘进行涂抹,使其能与“图层3”中底色效果相互融合,如图7-65所示。 (8)将“图层4”向下合并至“图层3”中,反复应用“加深工具”和“减淡工具”对其进行明暗调整,如图7-66所示。图7-65 涂抹纹理边缘图7-66 设置明暗度任务七 绘制蜗牛 (9)创建一个新的“图层4”,使其位于“图层3”的上方。将前景颜色设置为白色,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将画笔“主直径”设置为“5像素”,然后在蜗牛顶部位置进行单击,如图7-67所示。打开“高斯模糊”对话框,将“模糊半径”设置为“1像素”。 (10)更改画笔“主直径”的大 小为“2像素”,再次在蜗牛头顶部位置进行单击。然后进行“高斯模糊处理”,“模糊半径”仍然设置为“1像素”,如图7-68所示。 (11)将“图层4”向下合并至“图层3”中,观察图像,整个蜗牛的头部就制作完成了。任务七 绘制蜗牛 4.绘制蜗牛的触角 通过前面的操作,蜗牛的基本形状已经制作完成,就差一个触角效果。现在就来绘制它的触角,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创建一个新的“图层4”,在此图层上应用“钢笔工具”绘制出蜗牛触角的轮廓,如图7-69所示。图7-67 斑点效果图7-68 整体效果任务七 绘制蜗牛 (2)将路径转换为选区后,在选区内填充赭石色,使其与头部底色调基本一致。使用“加深工具”和“减淡工具”绘制出触角的明暗色调,完成后观察最终效果如图7-70所示。图7-69 绘制触角图7-70 触角效果任务七 绘制蜗牛 (3)最后打开一张背景素材图片,将素材拖曳至蜗牛文档中,并将素材所在的层拖曳至背景层的上方,如图7-71所示。到此一只蜗牛就绘制完成了。图7-71 最终效果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