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电子教案学习情境 指针式万用表 授课章节 任务3 测量二极管、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学时 4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掌握测量二极管原理。 2. 掌握测量三极管极性原理。技能 目标 1. 会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2. 会使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极性。社会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于常用仪器仪表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质教学内容 1. 测量二极管 2. 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基极引脚 3. 注意事项教学重点 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注意事项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时间新 课导 入 万用表可以测量电阻,还可以测量晶体管 演示提问 5’新课讲 授 1.测量二极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即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如果二极管的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二极管导通;反之,二极管的正极接低电位,负极接高电位,则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几乎没有电流流过二极管。利用它的这个特性,可以使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为负极,如图1-13所示。 图1-13 带色环一端为负极 指针式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拨到欧姆挡时,红表笔插座接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插座接表内电池的正极。虽然红表笔插座上标有“+”符号,但红表笔为低电位,而黑表笔为高电位。如果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加正向偏压而导通,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交换两个表笔,二极管加反向偏压而截止,指针不动。 测量一个不知道极性的二极管,一般将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拨到×1K挡,两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个引脚上,如果指针偏转,黑表笔接的引脚是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的引脚是负极,如图1-14所示;如果指针不偏转,黑表笔接的引脚是负极,红表笔接的引脚是正极。将表笔对换再测量一次,与第一次测量的结果相反,该二极管性能良好。如果两次测量指针均偏转或均不偏转,二极管损坏。 图1-14 二极管正向导通 讲授 25’分组讨 论 一、分组讨论 什么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二、学生实践 测量二极管。 分组讨论 20’新课讲 授 2.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基极引脚 晶体三极管有NPN和PNP两种类型,NPN型三极管两端是N型半导体,中间是P型半导体,可以把NPN型三极管看成是正极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如图1-15所示。 图1-15 NPN型三极管 二极管的特性,P接高电位,N接低电位,二极管导通,反之二极管截止。根据这个特点,万用表的黑表笔接NPN三极管的B极,红表笔接三极管的C极,指针偏转;黑表笔固定不动,红表笔接三极管的E极,指针也偏转,如图1-16所示。反之,如果将红表笔接NPN三极管的B极,黑表笔分别接三极管的C极和E级,指针均不偏转。 图1-16 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分别接集电极和发射极 PNP型三极管是由两块P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N型半导体组成的,可以看成是负极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如图1-17所示。红表笔接PNP三极管的B极,黑表笔分别接三极管的C极和E极时,指针将偏转,如图1-18所示;反之,如果将黑表笔接PNP三极管的B极,红表笔分别接三极管的C极和E极,指针均不偏转。 图1-17 PNP型三极管 图1-18 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分别接集电极和发射极 根据三极管的这些特点,使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基极和类型,具体步骤如下: (1)万用表拨到电阻×1K挡。 (2)假设待测三极管的某个引脚为“基极”,将黑表笔接在假设基极上,红表笔依次接其余两个引脚,若两次测量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或很大,该引脚可能是基极。 (3)对换表笔,将红表笔接在假设基极上,黑表笔依次接其余两个引脚,若测量结果与上一次测量结果相反(即上一次指针偏转角度都大,本次偏转角度都小;或上一次偏转角度都小,本次偏转角度都大),则假设的引脚可能是基极。否则假设引脚不是“基极”。 (4)假设另外一个引脚为基极,重复上述测试,直到确定基极。 找到基极后就可以确定三极管的类型,红表笔接基极引脚,黑表笔接另外两个引脚,若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大,则黑表笔接的是P极,红表笔接的是N极,三极管类型是PNP型。反之是NPN型。 讲授 20’分组讨 论 一、分组讨论 三极管的结构。 二、学生实践 测量三极管。 分组讨论 20’新 课 讲 授 3.注意事项 (1)在确定三极管基极的操作中,一个表笔固定在一个引脚上,另一个表笔依次接触其他两个引脚,若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大或都很小,还不能确定选定的引脚就是基极,必须对换表笔再进行一次测量,只有与上一次测量结果相反,才能确定该管脚是基极。 (2)若找到两个基极,则三极管损坏或此元件不是三极管。 (3)锗材料的二极管反向截止时漏电流比较大,用万用表R×1K挡测量时指针可能有微小的偏转。 (4)普通发光二极管的正向饱和压降为1.6~2.1V,万用表R×1K挡及以下各挡位使用1.5V干电池供电,不能使发光二极管导通。应使用9V或15V层叠电池供电的×10K挡进行测量。 (5)一些高压二极管(如微波炉上的高压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比较高,应使用电阻挡的R×10K挡进行测量。 (6)转换开关在R×1挡时,两表笔提供的电流最大,满偏时,两表笔之间的电流可以达到100mA。转换开关在R×1K挡时,两表笔提供的电流最小。当被测元件能承受的电流比较低时,选择R×1K挡比较安全。 讲授 25’分 组讨 论 一、分组讨论 二极管的正向饱和压降为多少。 二、学生实践 测量二极管。 分组讨论 20’实训任务 1.准备10个不同的二极管,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这些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电阻并填写表1-4。用万用表的R×1、R×10、R×100、R×1K 等挡位测量这些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并填写表1-4。 表1-4 序 号反向电阻值正向电阻值×1×10×100×1K123456789102.准备10个三极管,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填写表1-5。找出三极管的基极,使三极管的引脚向下,平面朝向自己,在表1-5中写出基极的位置(左、中、右)。 表1-5 序 号三极管类型基极的位置序 号三极管类型基极的位置16273849510分组实训 40’课 堂 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万用表测量二级管和三极管的基础性知识,学生需掌握以下内容: 1. 测量二极管 2. 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和基极引脚 3. 注意事项 归纳 总结 5’总计 180’拓 展提 升 发光二极管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如图1-19所示。 图1-19 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发光二极管的引脚如果一样长,可以看二极管发光头内部两个块状的引脚,引脚面积大的是负极,引脚面积小的是正极,如图1-20所示。 图1-20 引脚面积大的是负极、小的是正极教学 后记 本次课教学情况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