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情境 示波器 授课章节 任务5 数字示波器简介 学时 4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地点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掌握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技能 目标 1. 掌握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社会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于示波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品质教学内容 1.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数字示波器的优点 3. 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教学重点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时间新 课导 入 数字示波器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示波器,它可以存储模拟信号波形,可进行负延时触发,便于观测单次过程,具有多种显示方式和输出方式,可以进行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如自动给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前后沿时间等。数字示波器的出现使示波器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演示提问 5’新课讲 授 1.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1)波形取样 波形取样也称为采样,是指对时间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每间隔一段时间获取该信号的数值,即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变为离散的模拟信号,如图3-27所示。采样又称为波形的离散化过程。 图3-27 波形取样 2)A/D转换 将取样得到的各个数值进行A/D(模/数)转换,如图3-28所示,得到相应的数字量(0111、1000、1001等),把这些数值存放到存储器中。 图3-28 模/数转换 3)信号处理和显示 数字示波器从存储器中取出存储的信号数值,根据这些数值在屏幕相应位置上显示亮点,只要采样频率足够高,就可以得到被测信号连续的波形,如图3-29所示。 图3-29 被测信号波形 2.数字示波器的优点 1)能长时间地保存信号 信号消失后模拟示波器就不能显示信号的波形,而数字示波器能够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即使信号已经消失,仍可以将存储的信号信息从内存中调出来,在屏幕上显示信号的波形,方便使用者随时观察。数字示波器的这个特性有利于观测单次出现的瞬变信号。有些信号不具有周期性,产生后转瞬即逝(如单次脉冲波、放电现象等),如果使用模拟示波器进行观察,只在屏幕上一闪而过,不能保留,很难观察。而数字示波器可以记录这些瞬变信号,并在屏幕上持久显示。 2)先进的触发功能 模拟示波器在测量信号波形时,当信号强度达到设定的触发条件,示波器便开始扫描,屏幕显示触发后的信号波形,它不能显示触发前的波形。数字示波器不仅能显示触发后的信号,而且能显示触发前的信号。其原理是:数字示波器在被触发前即开始记录被测信号,记录的信息占满内存后,最新纪录的信息将覆盖最早的信息,如此循环记录。当被测信号达到触发条件后示波器在记录指定时间后停止记录,最后将存储在内存中的触发前后的信号波形显示在屏幕上。 除此之外,数字示波器还可以向用户提供边缘触发、组合触发、状态触发、延迟触发等多种方式。 3)很强的处理能力 数字示波器内含有微处理器,能计算波形的多种参数并将这些参数显示出来,如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宽、频率、峰峰值等;能对波形实现多种复杂的处理,例如,取平均值,进行频谱分析,对两列波进行加、减、乘等运算处理。 4)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功能 可以很方便地将存储的数据送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数据运算或分析处理。 3.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模拟带宽:示波器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这个数值越大越好。 (2)采样率(实时):也称为采样频率或采样速度,即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的离散信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 (3)存储深度:示波器能够存储的采用点的数量,也称为记录长度,由内存的容量来决定。 (4)全自动量程功能:可随时检测输入信号变化,并自动调整水平和垂直挡位,以最佳的比例将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5)仪器厚度:越薄越好,一般在10cm以内。 (6)液晶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屏幕尺寸数值越大越好,分辨率越高越好。 讲授 25’分组讨 论 一、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数字示波器工作原理? 二、学生实践 开关数字示波器 分组讨论 20’课 堂 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学生需掌握以下内容: 数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数字示波器的优点 数字示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归纳 总结 5’总计 180’拓 展提 升 数字示波器能看到单个波形教学 后记 本次课教学情况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