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我们小点儿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在公共场所说话要小点儿声,这是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有教养的行为。道德修养:懂得在公共场所要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尽量不打扰他人。责任意识:在公共场所能自觉调低音量,养成小声说话的好习惯,初步树立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意识。话题一 “教室里有点吵”和“做个小小‘调音师’”教学反思:本环节出现在本课第一部分,教师把握了教材思路,以学生熟悉的教室为背景,分别呈现了进教室时大声关门,讨论时说话声音太大,上课时移动凳子发出较响的声音,一下课教室就很吵闹这四个场景。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安静的教室里出现这些杂音的不和谐,也切身感受到吵闹的环境不适宜学习。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教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在公共场所低声说话、保持安静的重要性,并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教师还要拓展教材思路,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班级,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在班级里,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监督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低声说话,不仅给自己学习创造了安静的环境,也给其他同学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本环节,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控制自己说话的音量。在想办法的同时,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室这个公共场合下每个人都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这些好办法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养成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的文明习惯。这一教学设计,教师虽依照教材思路,在内容上体现了前后呼应,但没有体现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间的有效互动以及道德学习和学生生活间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就会存在着将品德课等同其他课,以讲教材上的内容为主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