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二年级上册4.14《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4.14《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
道德修养:了解家乡的物产,分享家乡物产。
法治观念:培养热爱家乡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运用搜集、调查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责任意识:自觉树立热爱家乡的责任意识。
话题二 “家乡物产惹人爱”教学反思:
执教本课时,我觉得“千人糕”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生活经验缺乏,并不知道家乡物产是怎么来的。那么,如何引导他们体悟到养育我们的家乡物产是家乡自然资源与人的勤劳智慧的结合,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物产的情感呢 教学中可尝试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悟。
首先以教材中“千人糕”为例,先向学生展示家乡常吃的年糕,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年糕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学生有的说是米,有的说是面,还有的说放了糖。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米”“糖”,接着又问,米和糖又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说是稻谷和甘蔗变成的。我继续追问:稻谷和甘蔗又是怎么来的呢 有的学生说是农民伯伯从一棵棵秧苗开始种出来的这时,我指着黑板上的“秧苗——稻谷(米)——甘蔗(糖)——糕饼”,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当中会有哪此人的劳动。学生开始讨论、交流。此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块F人糕倾注了那么多人的勤劳和智慧。
随后,我引导学生按照刚才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提供给每个小组的图片,探究家乡物产中凝聚着哪此人的劳动,并在纸上做简单记录。学生也许并不清楚物产加工的每个细节,也许他们会漏掉很多人的劳动,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物产加工的不易,感受到了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这些真切的体验会深深刻进学生的心灵并化作真实的情感与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