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前郭县初中历史学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研讨会教学设计新授课工作单位1.阅读教材和识读地图,说出秦灭六国与秦朝建立的相关史实,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秦灭六国的原因,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时空观念)2.能运用有关史料,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简述其作用,认识到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3.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维护国家统一意识。(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对稳固政权巩固统一等方面的具体影响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讲述法:出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秦朝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历史学家眼中的秦朝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课前导学案梳理本课的基础知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秦统一的原因及意义,渗透唯物史观,认同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1.出示图示,了解皇帝制度的由来,根据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完成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2.出示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表格,学生分析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中央集权?总结得出:郡县制更符合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并展示幻灯片秦朝建制示意图,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设计意图:1.通过学习及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加强学生对郡县制的理解。)1.比较秦统一初期的地图和统一后期地图,对比得出秦统一后不断开疆拓土,版图不断扩大,南开灵渠平百越,北击匈奴筑长城,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2.利用长城修建项目计划书,归纳秦始皇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图文展示各项统一措施,加深学生印象。3.分析秦统一措施的历史作用,分析秦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设计意图:理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到秦朝为国家统一所做的贡献,认同国家统一对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国家安定,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秦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合并,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们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 根基。”(设计意图:统一总结升华呼应开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9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1.课前学习活动一:据材料及教材 P44页第一段,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材料一: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原因:2.课前学习活动二:秦朝的建立基本信息秦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建 立者:都 城:疆域四至:3. 课前学习活动三 自主梳理秦朝基本制度项目 秦朝(教材45-46页)最高统治者称呼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中央政权统治地方的方式4. 学习活动四 合作探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不同点 分封制(教材23页) 郡县制(教材46页)产生方法与中央关系历史影响5.学习活动五 长城修建项目计划书困难 措施(教材46-48页) 作用(书上做标记)发布修建命令,各地文字不通集修建资金,各地货币不同收集修建物品,各地物品不等运输修建物资,各地车轨不一前郭县初中历史学科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总结研讨会教学设计新授课工作单位1. 阅读教材和识读地图,说出秦灭六国与秦朝建立的相关史实,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 析秦灭六国的原因,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时空 观念) 2.能运用有关史料,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简述其作用,认识到这些措施对巩 固统一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3. 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秦始皇建立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深远影响,认识到统一是 中 国历史的主流,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维护国家统一意识。 (唯物 史观 家国情怀)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对稳固政权巩固统一等方面的具体影响讲授法、讨论法 、 归纳法、讲述法:出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秦朝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历史学家 眼中的秦朝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课前导学案梳理本课的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 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秦统一的原因及意义,渗透唯物史观,认同统 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1.出示图示, 了解皇帝制度的由来,根据材料分析皇帝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 完成 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2.出示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表格,学生分析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中央集权?总结得出: 郡县制更符合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并展示幻灯片秦朝建制示意图,帮助学生系统了 解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设计意图:1.通过学习及阅读课本归纳答案的方式,培养学生搜取有效历史信息、 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加强学生对郡县制的理解。) 1.比较秦统一初期的地图和统一后期地图,对比得出秦统一后不断开疆拓土,版图 不断扩大,南开灵渠平百越,北击匈奴筑长城,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利用长城修建项目计划书,归纳秦始皇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图文展示各项统一措 施,加深学生印象。 3.分析秦统一措施的历史作用,分析秦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设计意图:理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到秦朝为国家统一所做的贡献,认同国家 统一对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国家安定,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秦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是地理上的合并,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 融合给人们心理上的强烈认同感与凝聚力,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大国不可撼动的牢固 根基 。 ” (设计意图:统一总结升华呼应开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统一是大势所趋、人 心所向。)9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1.课前学习活动一 :据材料及教材 P44页第一段, 归纳秦统一 六国的原因?材料一: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 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 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 到重用。原因:2.课前学习活动二:秦朝的建立基本信息秦朝的建立建立时间:建 立 者:都 城:疆域四至:3. 课前学习活动三 自主梳理秦朝基本制度项 目 秦朝 (教材 45-46 页 )最高统治者称呼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中央政权统治地方的方式4. 学习活动四 合作探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不同点 分封制 (教材 23 页 ) 郡县制(教材 46 页)产生方法与中央关系历史影响5. 学习活动五 长城修建项 目计划书困难 措施 (教材 46-48 页 ) 作用 (书上做标记)发布修建命令, 各地文字不通集修建资金, 各地货币不同收集修建物品, 各地物品不等运输修建物资, 各地车轨不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表格式).docx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表格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