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1.2电磁波的海洋

资源简介

§21.2 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2、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教学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备用】
多媒体课件、收音机、干电池。导线、真空罩、抽气筒、手机。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故事引入:小东的疑问 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则小故事:某同学在除夕晚看着春晚,突然产生了疑惑:这个主持人明明在舞台上,这舞台与我们家的电视也没有线连着啊,为什么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春晚了呢?
问:电视机是如何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二、讲授新课:
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实验: 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 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生们在教师演示的 过程中听到“咔咔”声,确切感受到电磁波的存在,进而观察思考,
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验,思考:电磁波如何产生。回答:变化的电流产生 电磁波
展示广州电视塔的图片,问学生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并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广州电视塔及本地电视塔的资料。
【猜想】 电视塔发射电磁波,说明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电磁波的传播也像声音的传播那样,需要介质吗?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提出需要什么器材,也可以使用教师准备的手机、真空罩等用具到台上来边说边做这个实验。 实验验证:把一个移动电话放在真空罩中,并给这个移动电话打电话,观察这个移动电话能否收到此信号。
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在太空中,宇航员就是用电磁波来通信。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类比水波的波长和频率来讲解: 如图,水波形成像山峰似的浪尖,叫做波峰;水下降,形成凹谷的地方叫做波谷。每上下振次就完成一次全振动,就能形成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者波谷的距离是一定的,这个距离称为波长。波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一秒内波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因此,波速=波长×频率
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c,是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最快速度。c=3×108m/s,提示与光速比较,由此联想到光与电磁波的联系。 c=λf。
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波长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
展示电磁波波普图,简单介绍各波段的名称、波长范围。请同学们上网搜索以下内容进行自习(1) 雷达 (2) 隐形飞机 (3) 电磁波污染
(1)、雷达用的是电磁波中的_____波;
(2)雷达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后会_____可以在这个时间内被____接收。测出从发射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以求出障碍物的距离。
(3)隐形飞机可以防止被雷达发现。它主要利用了_____材料,通过____、______和干涉等多种方式是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能量转换成______,从而减少飞机对电磁波的反射,使雷达很难发现它。
(4)说说电磁波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三、合作互动
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完成练习册中的课堂练习部分。
完成练习册中的课堂巩固部分。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
六、板书设计: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1、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
2、传播:不需要介质
3、速度:c=3×108m/s
4、公式:c=λf
5、 应用:广播、电视、微波炉、雷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