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个人的进展离不开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的认知与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交往面的逐步扩展,同学已经步入其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本课教学对具于同学正确看待社会公共生活,适应公共生活的规章,对于同学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形成自觉担当责任,严谨遵守规章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期,在这个讲求速度的时代产生了一些漠视社会规则的现象。另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规则只是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规则意识和公共生活责任意识者那处在初步的形成时期。树立遵守规则的价值取向、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对于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辩论学生校园手机自由的可行性,概括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2.通过续写晓楠的故事,探究学生手机不随意使用的约束机制,从自律、他律与律他三个层面概况出遵守和维护规则的方法,增进对遵守规则的责任感。
3.通过策划遇到特殊情况或正当诉求需要带手机进校园的处理方案,全面总结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的原因及方法,树立改进和完善规则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员遵可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游戏:困境出逃
导入语:我们今天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做困境出逃。游戏情境:瓶子代表房子,小球代表人。现在假设“房子”内突然着火了,里面的6个人着急从房门跑出去逃生,但房门每次只能容纳一人出去。那大家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逃出着火房间?游戏要求:请两个小组上台(每小组6人)以比赛的形式完成该游戏。两个小组分别围在一个小瓶旁,每人拎起一根绳子,然后两个小组同时往外拽绳子,看哪个小组把全部小球拽出来时用时最短,也就是“逃生”速度最快。其他同学带着问题仔细观察与思考:两个小组“逃生”用时一样吗?是什么造成了速度有差别?你认为要想快速“逃生”关键是要做到什么?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顺势引起学生共鸣,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教师点评总结,提出本课核心问题,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在游戏当中有规则很重要,遵守规则更重要,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以及如何遵守规则呢?今天咱们一起学习《遵守规则》(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由同学们自导自演的生活情景剧,从学生校园手机自由,探社会规则对于自由的意义以及如何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 通过“困境出逃”小游戏,调动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总领全课的作用。同时,启发学生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初步认识规则对自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主动性,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奠定思想基础。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通过辩论学生校园手机自由的可行性,概括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2.通过续写晓楠的故事,探究学生手机不随意使用的约束机制,从自律、他律与律他三个层面概况出遵守和维护规则的方法,增进对遵守规则的责任感。
3.通过策划遇到特殊情况或正当诉求需要带手机进校园的处理方案,全面总结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的原因及方法,树立改进和完善规则的责任感。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环节一:知规则 懂规则(本环节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第一篇
议题1:学生校园手机自由,行吗?
活动一:辩论赛
教师:不得不说网络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手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很多大人都会沉浸在网络的世界中,变成低头族,玩网络游戏,刷视频等等,而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更加喜欢新鲜的事物,现在几乎每个同学都会有手机。真正利用手机帮助学习少之又少,学校也禁止将手机带进课堂,不过还是会有一些同学偷偷的带入,防不胜防。一天,晓楠的班主任上课突击检查,学生上演了“花式”藏手机……一起来看情景剧。
1.学生表演情景剧《班主任上课突击检查,学生上演“花式”藏手机》。
【请辩论】学生校园手机自由,行吗?
【请梳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要求:
1.组内必须有正反方辩手,全员参与。(时间8分钟)
2.观点表述清晰,理由充分,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展开辩论。
3.获胜一方作总结发言
笔记区:
环节二:守规则 护规则(本环节对应目标二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第二篇
子议题2:学生手机不随意使用,能吗?
教师:晓楠看到同学带手机进校园看小说、上网、玩游戏、听音乐、查答案等玩得不亦乐乎,她非常羡慕,于是他偷偷“攒钱”买了部手机,周日晚上整理书包时把手机装进了书包……请你猜想故事的结局
活动二:故事续写
【请续写】续写晓楠的故事。
【请阐释】晓楠是怎样遵守和维护规则的。
【请梳理】遵守和维护规则的方法。
要求:
1.组长统筹,全组参与,积极讨论。
2.各组确立中心发言人,整理核心观点,展示小组成果。
笔记区:
环节三:改规则 善规则((本环节对应目标三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
子议题3:学生手机校内灵活使用,会吗?
活动三:“典”亮新时代
教师: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即时通讯工具,无时无刻充实、方便着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即时与与家长沟通的必备生活工具。想想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当我们放学回家时,突然大雨倾盆而下,无论是走在路上的我们还是远方为对我们担心的父母,心里都十分焦急。这时,手机就向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纽带般瞬间减轻了亲人们对我们的担忧。在遇到很多意外极端出情况时,遇上了歹徒、不法分子等突然事件时,手机就更会成为我们的救命工具。此外还有学生参加比赛需要用手机的情况。当遇到特殊情况或者正当诉求,学生需要带手机进校园,怎么办?
【请策划】遇到特殊情况或正当诉求,需要带手机进校园怎么操作?
【请梳理】积极改进和完善规则的原因及方法。
笔记区:
(三)迁移应用,提升素养
1.回归生活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建设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请大家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同学至少说出一个生活中厉行法治的事例,组内分享。
要求:每个同学至少说出一个身边的事例。时间不超过3分钟。
2.当堂检测
(1)自律能有效地扬优去劣,帮助人培养起好的品行,更好地发挥出潜能,从而使人更健康地成长与发展。如果能将自律培养成一种习惯,人生之路会更宽,前程自会光明一片。下列诗句或名言中能体现自律的是(  )
A.此怀岂独骚人事,三百篇中半是愁
B.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C.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我们经常看到这些警示牌--“不要践踏草地”“不要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等。但在看到这些警示牌的同时,有的人还“自由”地践踏草地,“自由”地吐出“抛物线”,“自由”地“吞云吐雾”。你应该对这些人说(  )
①每个人都对自由产生无限向往 ②拥有自由能够增强幸福感 ③没有约束的自由必然产生混乱 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陕西省吴起县几位青年到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游玩,并在红军雕像前照相,青年李某一时高兴,攀爬到红军雕像上照相留念,被网友用手机拍下并在微博上发了一组相片,引起社会热议。
(1)请你简要说一说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2)请你运用(1)题中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对这些游客的行为做出辨析。
(3)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自我建构,领悟内联
请大家梳理本课所学,绘制知识结构图,并在组内展示。
(五)践行升华情感,学评合一
改进规则·完善规则
内容:以网购“后悔权”规则制定和调整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周主题班会进行班内分享。
要求:1.主题突出,有理有据。2.字数不少于200。
随堂检测
1.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在公园游玩时不能攀折花木……这表明( )
①生活处处有规则 ②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③规则制约着我们的行为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为更好地满足寄递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2023年4月实施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禁止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规范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读取权限……《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的出台( )
①说明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②可以规范快递行业的行为 ③限制了快递企业的合法权利
④杜绝了侵犯快递用户隐私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张某骑行两轮电动车任意斜穿道路中央双黄线,与刘某驾驶的小型汽车相撞,造成两车受损、张某受伤的道路交道事故。这类事件启示我们(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保护秩序 ②遵守秩序才能保证我们的人身安全 ③维护秩序就是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④良好的秩序就能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下列行为属于他律的是( )
①申林在上放学路上,总是等人行道绿灯亮了再走 ②陈路翻越护栏,同学王海上前劝说并制止其行为 ③周翔沉迷于网吧,妈妈将他从网吧带回进行教育 ④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钱物送还给失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车票实名制情况下,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打破了“以身高论票价”的旧规定,开启儿童票“身高+年龄双规制”销售标准。这一规定折射出( )
①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③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④规则的制定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请你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
自由是一直是人们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材料一 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与此同时导致的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
材料二 有专家认为,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也是显得很无奈…
材料三 针对媒体、公众对外卖小哥平台系统的关注,9月9日某外卖平台发布声明,表示将更好优化系统,在为用户提供准时配送服务的同时,调度系统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同时改进骑手奖励模式,让骑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获得更实际的回报。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真的是“无奈”之举吗?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材料三对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规则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5 CAACD
6.【答案】
(1)不是。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⑤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等。
(2)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②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解析】
(1)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外卖送餐员,需要运用自由与规则关系的有关知识,从认知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可链接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显得很无奈→可链接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等。
(2)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改进规则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外卖平台发布的相关声明,将更好优化系统,改进骑手奖励模式→可链接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