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单元素养目标
【2022新课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责任意识: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二、课时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1.知道礼的含义和表现,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文明有礼。
2.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
3.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4.增强规则意识、公德意识,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以礼待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明有礼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
【难点】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建议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作揖礼】 总结:作揖是一种礼节,包涵了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 1.观看视频,体会礼节包涵对他人的尊重。 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做文明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取向
学习目标 呈现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目标 明确课时所学内容
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37-40,完成问题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
目标导学一: 待人礼为先 任务探究一 环节一:概念解读 PPT出示:礼:简体;繁体字总结:《说文》:礼,源于敬拜祖先神灵,敬神以礼,求神赐福。后引申为礼貌、礼节;以礼待人。以示敬重。 任务探究二 环节二:校园观察 PPT出示三幅图片: 问题: 1.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包涵了哪些良好的品质? 任务探究三 环节三:名言收集 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影响深远。你能说出有关“礼”的名言吗? 任务探究四 环节四:镜头感悟 PPT出示三个镜头: 问题: 你从三个镜头中,能体悟到哪些道理? 任务探究五 环节五:生活中的“不文明” PPT出示六幅图片: 问题: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不文明行为,令你讨厌? 思考、体会:礼的含义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分享 笔记整理: 什么是礼?(礼的表现 ) 思考、分享 人无礼不生, 事无礼不成。 ——武爱斌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内篇》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组长有序组织,分享: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笔记整理: 文明有礼有何意义? 思考、判断、分享: 环节设计,贴近学校、社会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问题的探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品德修养,学会以礼待人。 名言收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发挥小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以实际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为例,学生在观察、判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公德意识。
目标导学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任务探究六 环节六:待人有礼 播放视频:文明中国礼 问题: 思考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知识延伸: 1.“礼貌用语我知道” 中途先走,要说: 请人别送,要说: 请人帮助,要说: 托人办事,要说: 祝人健康,要说: 向人祝贺,要说: 初次见面,要说: 请人指点,要说: 麻烦别人,要说: 求人谅解,要说: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播放视频:拜孔礼手势 观看视频,思考、分享: 自主思考、分享: “失陪”;“留步”;“劳驾” “拜托”;“保重”; “恭喜” “久仰”;“赐教”;“打扰”“包涵” 笔记整理:怎样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阅读,明白仪表、举止方面的要求 观看视频,体会: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笔记整理: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的探究,提高学生以礼待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学习的能力。
归纳总结 一:待人礼为先:什么是礼、礼的表现?文明有礼有何意义?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回顾所学内容。 内化所学知识,利于消化吸收。
课堂练习 选择题:1-6 抢答 提高知识掌握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