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13我能行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游戏活动中乐于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优点,感受成长与进步带来的快乐。 2.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努力,不断取得进步。 3.从听故事、讲故事中懂得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才会超越自己,取得进步。 4.在情境对话中探索并说出获得自信的方法,能找到并尝试运用方法挑战自己的不足,鼓舞自己拥有自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进步。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瞧,谁来了!(出示小猫手偶)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大家都叫我“自信小猫”,因为我无论做什么都认为自己“我能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伸出大拇哥对自己说“我能行“。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大拇哥送给你和我”!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如此。要使课堂充满激情,开课就必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环节的设计安排,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上的活动走程序,而是通过有创意的设计------音乐游戏“大拇哥送给你”,很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握了教学活动的节奏和中心。) 活动一:大拇哥送给你和我 教师活动:师出示游戏规则:听音乐传小猫,小猫传到谁的手里就上台说自己的一个优点,一面伸出大拇哥,夸一夸自己。 学生活动:听音乐传递手偶游戏。 (1)夸自己 生1:我跳舞好,我最棒。(生展示) 生2:我唱歌很棒,我能行!(现场表演) 生3:我的大拇哥叫“再试一次”,把它送给自己,因为我相信自己再试一次,通过努力我一定能行! 夸同学 师:在你们心目中,他还有什么优点,大家来夸一夸他吧。 生1:我的大拇哥叫“跳绳王子”,把它送给你,因为你是我们班最会跳绳的人。 生2:我的大拇哥叫“学习小达人”,把它送给你,因为你是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秀。 教师小结:老师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你在学习行,我在运动行,他在品德行,她在纪律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教师板书: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设计意图:德育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以游戏导入新课,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的再设计,通过“夸自己”、“夸同学”两个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体察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引导学生树立“我很棒、我能行”的自信心。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活动的实效性得以显现。) 2、阅读书上第50页的绘本故事《咪咪学本领》。 师: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是最棒的。让我们把大拇哥送给自己。你们开心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却很不开心,它就是咪咪。出示课件,讲故事。 教师活动: 有一天,咪咪和妈妈一起出来玩,看见黑猫警长抓老鼠。它看到黑猫警长好神气啊!心想,我长大也要当一个捕鼠能手。妈妈说:那就从捉皮球开始吧。咪咪想:学就学,这有什么难的!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咪咪跑呀跑,皮球滚呀滚,怎么也捉不到皮球,咪咪非常伤心,心想:我是不是根本就不是捕鼠的料呢?为什么连球都捉不到呢?它伤心的哭了。它为什么哭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生1:捉不到球。生2:学不到本领。生3:当不上捕鼠能手。 活动二:我哪里还不行呢? 师: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和咪咪一样的情况吗?在哪个地方还不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小朋友的烦恼。 1.他们的烦恼 任务1: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左图。 教师活动: 情境:班级联欢会上有好多同学表演了节目,全班同学开心极了!主持人邀请小亮上台表演节目,小亮推辞并说道:“我不行的!” 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你们是不是要挑战一下自己? 学生活动: 学生1:我也有胆小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行,不敢上台。 学生2:不管表演的好不好,我认为小亮都要勇敢试试。 学生3:即使做得不够好,也要努力试试。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有些时候会认为自己不行,但是我们应该勇于挑战自己,努力试试。 任务2: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右上图。 情境:课堂上老师让小明站起来回答问题,可他的声音太小,老师鼓励他:“你可以再大点声吗?” 提问:哪位同学给他示范一下? 教师小结:回答问题时要声音洪亮。 任务3: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右下图。 情境:图中小朋友学踢毽子,怎么也学不会,心理好难受,说道:“唉,我还是学不会…… 教师活动:图中小朋友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呢? 学生活动:图中小朋友缺乏自信心,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从而觉得自己不行。 教师小结: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自卑胆小的心理,相信自己今天不行,好好努力也许明天就行了。 2.我们的烦恼 教师活动:大家找一找,你在哪个地方还不行呢?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 生1:跳绳;生2:写字;生3:跑步 教师小结: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写字,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很重要;跑步、跳绳都是体育运动,运动使我们的身体健康,这也很重要。老师从你们纷纷举起的一双双小手中,知道了同学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遇到困难会伤心、害怕、焦虑也是正常的。老师理解大家。但是这些事情会不会永远做不好呢?今天可能还不行,明天可能行。 教师板书: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范例承载的多元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对“我能行”的认识不能只单单集中在学习成绩一个方面……深入引导学生建立多元的发展观。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目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比较积极与消极的不同态度,进而自主地思考选择,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不足。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故事以及互相交流,认识到只要敢于改变自己,勇于挑战自己,一定能行的!) 活动三:我也能行 教师活动: 情境一:小刚在纸飞机上写着“我踢毽子不…… 情境二:小华和小丽知道小刚的困惑后,对他说:我们来帮你! 情境三:小华和小丽来到操场上给小刚做示范,并对他说:“像我这样,把毽子抛起来。” 情境四:在小华和小丽的帮助下,小刚终于会踢了,小刚可高兴了! 师:小刚最后怎么会成功呢?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努力,坚持练习,请教同学,要有自信信心……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有不行的地方,但是我们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敢于改变自己,勇于挑战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才能真正做到我能行!老师送给大家两件法宝,自信、努力,有了这两件法宝,我们还怕不行吗?只要自信努力就一定行!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相信自己行,我才可能行”! 教师板书:相信自己行,我才可能行!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巧妙地采用了教材中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认识到同学们之间、彼此之间遇到困难不退缩,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战胜困难!调动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行我才可能行!) 活动四:谁会真的行呢 教师活动: 让我们用这两件法宝来帮助明明吧。课件展示教材第53页图片。今天,老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长跑比赛下周就要举行了。明明说,我个子高,腿长,肯定跑得快,我要报名参加。亮亮说:我喜欢运动,肯定能跑好。我也要报名参加。接下来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 学生活动: 生1:亮亮认真练习,而明明却没有。 师:他们都有什么法宝? 生2:自信。 师:从哪里看出? 生3:肯定、一定 师:你认为谁会真的行呢?为什么? 生4:亮亮 师;谁需要送法宝? 生5:明明不努力。 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1:相信自己行,也要加强练习啊! 生2:亮亮不仅相信自己能行,还主动练习,这样他就会赢,明明可能就会输。 生3:光说不练,不是真的行!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啊!成功靠的不仅是自信,更多的是要靠努力、方法和汗水。明白了这些道理,你们才会真正做到“我能行”! 师:出示咪咪,需要什么法宝来帮助他? 生:自信、努力 师:你会对咪咪说些什么呢? 生:坚持就是胜利。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同学需要帮助,随机提问。你哪些地方不行?以后准备怎么做? 生1:跳绳。 师:我们班有跳绳高手,这时可怎么做? 生1:请教 生2:示范、演示 师小结:是啊,要想让自己进步和成长,是需要付出和努力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身边的老师、家长、同学请教,是很聪明的办法。掌握方法,坚持努力,就一定行!自信、努力,才能行! 教师板书: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情境故事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自己的强项也要不断努力才会做的更好。教学中,努力唤起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产生的满足和愉悦。整个教学活动完全结合学生自身的真实情况,使这一设计落到了实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自信。) 活动五:巩固总结、实践作业 1.巩固总结。 儿歌送给大家,请你跟我一起读一读,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 相信自己行,我才可能行!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 自信加努力,你就一定行!自信加努力,我就一定行!自信加努力,我们一定行! 2.实践作业。 请你选一件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写下来,如果做到了给自己一个笑脸,坚持21天试试看!把你的过程和结果分享给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你的变化和成长! (设计意图:教师精心设计“编创儿歌”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儿歌朗朗上口、简单易记、节奏鲜明。让学生知道了“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明白了“相信自己行,我才可能行”,懂得了“不能只说行,努力才能行”,要相信自己“今天还不行,明天可能行”!此环节教学形式的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在师生融洽和谐的互动中,整节课教学气氛达到高潮!) 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