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4.2 深深浅浅话友谊(课件28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4.2 深深浅浅话友谊(课件28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二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师 :初中道法wjmls
和朋友在一起
我的朋友圈
友谊的力量
1.进入中学,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哪些变化?(P39-P40)
2.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P40)
3.经常梳理自己的朋友关系有什么意义?(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P40)
4.★友谊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朋友的重要性、影响)(P41-P43)
5.朋友见证成长历程具体体现?
6.我们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P43)
温故知新
1—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新课导入
房子
试解读“朋”“友”二字
倗,甲骨文(朋,两串玉系在一起)(人),比喻品行良好的人相结交。
造字本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
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
造字本义:
两人结交,协力互助。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二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师 :初中道法wjmls
核心
素养
道德修养:认识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行。
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
2.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和形成敢于交往、正确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

难点
素养导航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课标依据
重点:友谊的特质。
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自主学习
要求:
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
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
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
(P46-P48)
3.★如何对待友谊的变化?(P46)
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
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
教师释疑
1
师友释疑
互助释疑
2
1
友 谊 的 特 质
教师释疑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当我生病时,希望朋友_________
当我被人误会偷东西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_
当我说出我的梦想是画家,别人都嘲笑我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
情境一:
情境三:
情境二:
遇到这些情境,你希望朋友怎么做?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想一想
关心
支持
信任
活动一: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活动二:
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李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虽然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请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意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帮助朋友,并不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思 考: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活动三:
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知音之交
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超越身份地位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
课堂笔记
2
友 谊 的 澄 清
教师释疑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活动四:
思 考:
我和小美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绩,我都没在意。上次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歌咏比赛,我俩都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现在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与我说话。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1)文中的“我”期待一种纯洁的、志趣相投的、超越各种物质条件的真挚友谊。
思 考:
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2)因为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这比那,小美没有正确对待歌咏比赛这一竞争。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3)我认为没有必要维持。因为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选择
笔记:
活动五:
思 考:
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摘自先秦孟子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解释:行仁德的人好比赛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
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②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笔记:
活动六:
思 考: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思 考: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1)在场景一中,“我”应该提醒小川上课时不要和我说话,要专心听课;在场景二中,“我”应该继续与其他朋友交往;在场景三中,“我”不应该接受小川的邀请,并劝小川不要去网吧打游戏;在场景四中,“我”不应该去教训那人,也劝小川不去教训那人。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2)不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小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3)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①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②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
课堂笔记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④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
课堂笔记
3
小 试 牛 刀
1.小明和小林在小学时一起上学、回家、玩耍。上中学后,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各自有了新朋友,小明和小林的关系也渐渐淡化了。这说明( )
①他们对友谊都不够重视,喜新厌旧
②友谊地久天长只是美好的愿望,其实根本不存在
③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点拨】小明和小林的朋友关系渐渐淡化,不能说明他们对友谊都不够重视,喜新厌旧,①错误;地久天长的友谊是可以存在的,不只是美好的愿望,②错误;小明和小林上中学后,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各自有了新朋友,两人的关系也渐渐淡化,说明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③④正确。故选D。
D
真题解牛
2.小林和小刚在班级里是好朋友,平时一起温习功课,一起练习篮球。在选举篮球队长的时候,他们成了竞争对手,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小林和小刚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友谊并不排斥竞争
②正确对待竞争,我们会收获更多
③对手之间只有竞争,没有真正的友谊
④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真题解牛
B
总结提升
深深浅浅话友谊
友谊的特质
友谊的澄清
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
(P46-P48)
3、★如何对待友谊的变化?(P46)
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
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
作业:拓展空间
检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够”朋友。
你对朋友的情谊会改变吗?
你会跟自己的朋友竞争吗?
你与朋友交往有哪些原则?
…………
延时符
谢 谢 聆 听!
敬 请 批 评 指 正
延迟符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3.★如何对待友谊的变化?(P46) 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 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 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 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 二、互助释疑 (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 目标导学一:友谊的特质 活动一:想一想,遇到这些情境,你希望朋友怎么做? 情境一:当我生病时,希望朋友_________ 情境二:当我被人误会偷东西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_ 情境三:当我说出我的梦想是画家,别人都嘲笑我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 师生互动,教师点拨: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课堂笔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活动二:教材45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 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李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虽然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请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思考: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师友互动,教师点拨,课堂笔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课堂笔记:2.★怎样接纳自己?(P33) 活动三: 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
课标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核心 素养 教学 目标 道德修养:认识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行。 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责任意识: 1.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 2.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和形成敢于交往、正确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 重点 友谊的特质。
教学 难点 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一、导学自学 (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 倗,甲骨文(朋,两串玉系在一起)(人),比喻品行良好的人相结交。 造字本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 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 造字本义:两人结交,协力互助。友谊还有有哪些特质,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今天一起来学习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导入新课: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 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 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 学生思考故事中体现友谊的特质? 教师点拨: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超越身份地位 课堂笔记: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目标导学二:友 谊 的 澄 清 活动四:我和小美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绩,我都没在意。上次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歌咏比赛,我俩都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现在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与我说话。 师友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课堂笔记: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选择 活动五:教材46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 学生思考回答: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教师点拨: 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 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②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活动六:教材47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 师友思考讨论展示: 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教师点拨,课堂笔记: 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 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④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三、练习拓展(解牛真题)见课件 1.小明和小林在小学时一起上学、回家、玩耍。上中学后,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各自有了新朋友,小明和小林的关系也渐渐淡化了。这说明( ) ①他们对友谊都不够重视,喜新厌旧 ②友谊地久天长只是美好的愿望,其实根本不存在 ③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小林和小刚在班级里是好朋友,平时一起温习功课,一起练习篮球。在选举篮球队长的时候,他们成了竞争对手,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小林和小刚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友谊并不排斥竞争 ②正确对待竞争,我们会收获更多 ③对手之间只有竞争,没有真正的友谊 ④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
分层作业 全 部:课时练基础题 1——40:课时练全部
板书设计
反思提升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 1 课时 总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3.★如何对待友谊的变化?(P46)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 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二、互助释疑(一)师友释疑 (二)教师释疑目标导学一:友谊的特质活动一:想一想,遇到这些情境,你希望朋友怎么做?情境一:当我生病时,希望朋友_________ 情境二:当我被人误会偷东西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_情境三:当我说出我的梦想是画家,别人都嘲笑我时,我希望朋友________师生互动,教师点拨: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课堂笔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活动二:教材45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李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把自己的分了一半给他,他向我表示感谢。虽然画画的时候少了一些颜料很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李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李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请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思考: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师友互动,教师点拨,课堂笔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课堂笔记:2.★怎样接纳自己?(P33)活动三: 在山之滨,水之湄,士大夫俞伯牙与山野樵夫钟子期相遇,琴韵丁冬声里,弥漫着巍巍高山,浩浩江水,意境开阔吞吐万物,高山巍峨,流水浩瀚,樵夫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意,歌声相和。俞伯牙把钟子期引为人生知己,因为音乃心之声,听懂他的琴意,就是明白他的灵魂,这是知音。后来二人不但是知音,还成了终生挚友,钟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
课标 “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认识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行。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责任意识:1.增强对友谊的理解能力,辩证地看待友谊与竞争的关系,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2.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和形成敢于交往、正确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友谊的特质。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一、导学自学(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倗,甲骨文(朋,两串玉系在一起)(人),比喻品行良好的人相结交。造字本义: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造字本义:两人结交,协力互助。友谊还有有哪些特质,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今天一起来学习4.2 深深浅浅话友谊导入新课:4.2 深深浅浅话友谊自主学习:完成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简单标注、勾画。(3分钟)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教 学 过 程 个人复备
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生不复鼓琴。学生思考故事中体现友谊的特质?教师点拨: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超越身份地位课堂笔记: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P44-P46)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目标导学二:友 谊 的 澄 清活动四:我和小美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比衣服、比文具、比成绩,我都没在意。上次学校推荐一名同学到市里参加歌咏比赛,我俩都报了名,结果我被选上了,她落选了。现在小美看我总是淡淡的,也不再主动与我说话。师友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课堂笔记: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选择活动五:教材46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学生思考回答:竞争会伤害友谊吗?教师点拨:4.★如何对待竞争与友谊?(P47)①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②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活动六:教材47页“探究与分享”见课件: 师友思考讨论展示: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教师点拨,课堂笔记:5.★如何把握交友的原则?(P48)2.★对于友谊,我们需要澄清友谊的哪些误区?(P46-P48)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④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三、练习拓展(解牛真题)见课件1.小明和小林在小学时一起上学、回家、玩耍。上中学后,因为不在同一所学校,各自有了新朋友,小明和小林的关系也渐渐淡化了。这说明( )①他们对友谊都不够重视,喜新厌旧 ②友谊地久天长只是美好的愿望,其实根本不存在 ③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小林和小刚在班级里是好朋友,平时一起温习功课,一起练习篮球。在选举篮球队长的时候,他们成了竞争对手,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谊。小林和小刚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友谊并不排斥竞争 ②正确对待竞争,我们会收获更多 ③对手之间只有竞争,没有真正的友谊 ④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四、总结提升:师友总结谈收获,教师总结(见板书)。
分层作业 全 部:课时练基础题1——40:课时练全部
板书设计
反思提升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