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同步练习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1.(3分)太空中的温度能达到左右,我国科技人员研制了一种卫星保暖用的特殊材料,将这种材料制成我们可以穿着的衣服,与同款羽绒服相比,质量可以减轻,保暖性可以提高,且机洗后不易变形。关于该材料的特性,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密度大 B. 弹性好 C. 耐低温 D. 隔热性好2.(3分)“AR尺子”让手机变成刻度尺,如图所示,用“AR尺子”测量矿泉水瓶高度,显示为“23.3”。此时所选择的长度单位是 ( )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D. 毫米3.(3分)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乃国乐之精粹,古人言“君子之坐,必左琴右书。”如图是某中学生席地而坐,演奏古琴曲《礼仪之邦》时的情景,请你估测该古琴的长度约为A. B. C. D.4.(3分)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图是小明手握青花瓷茶杯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青花瓷茶杯的高度约为A. B. C. D.5.(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根筷子的长度约为B. 一只大公鸡的质量是C. 正常人脉搏跳动次的时间约为D. 骑车上学的同学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6.(3分)关于测量错误和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测物体长度时未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属于错误B. 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消除测量误差D. 换一把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能减小测量误差7.(3分)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硬度大、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不能用它制成A. 指南针 B. 陶瓷刀C. “嫦娥五号”返回器外表涂层 D. 装浓硫酸的容器8.(3分)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A. 分度值为 的米尺B. 分度值为,量程为的卷尺C. 分度值为,量程为的软尺D. 分度值为,量程为的卷尺9.(3分)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倍。一位身高为的男学生去买鞋,测得其脚长为,脚围为,如图所示。对照鞋码尺寸表,该学生应该买多少码的鞋子合适 鞋码尺寸表码数脚长脚围A. 码 B. 码 C. 码 D. 码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10.(4分)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或“”,物体的长度为______。11.(4分)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停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如图所示,此时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12.(4分)他是英国发明家、企业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他制造出蒸汽机。这位伟大的人物名叫 ______,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______填物理量的单位。13.(4分)如图,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14.(4分)石墨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烯碎片,需要全部回收,否则,飘散的石墨烯碎片进入电器,会导致短路,被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切开细胞,可见石墨烯的物理属性是: ______ ; ______ .15.(4分)如图所示,物块的长度为 ______ 。16.(4分)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的示意图,由图示可得硬币的直径是______。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 17.(4分)夏天制成的标准刻度尺,在严寒的冬季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相对于实际值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大小不变”,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这种误差。18.(4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 。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9.(6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20.(6分)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21.(6分)小洋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 C.用______,即得细铜丝的直径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 请把步骤补充完整______ 进行该实验所必须的步骤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小慧同学也用相同的步骤对这根铜丝直径进行了测量,但是测量结果却与小洋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与同款羽绒服相比,质量可以减轻,保暖性可以提高,且机洗后不易变形”知,这种特殊材料,密度小、耐低温、隔热性好、弹性好。故错误,正确。 故选:。 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材料的物理属性,并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解答能力,是一道基础题。2.【答案】C;【解析】略3.【答案】C;【解析】解: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约为,从图中可知,古琴的长度约为。 故选:。 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约为,比较古琴与人伸开两臂的长度的长度,可估测出该古琴的长度。 此题主要考查看图进行长度的估测,可以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长度进行比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4.【答案】B;【解析】解:由图片可看出,青花瓷茶杯的高度与手的宽度接近,一个正常成人的手掌一般在左右,估测花瓷茶杯的高度约,故错误,正确。 故选:。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有所了解,结合图中涉及的物体的长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了解常见物体的长度,通过对比可解答本题。5.【答案】C;【解析】解:、一根筷子的长度约为;故错误; 、一只大公鸡的质量约,即左右;故错误; 、人的脉搏在每分钟次多一点,故跳动次的时间为十几秒,,符合实际;故正确; 、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即;故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6.【答案】D;【解析】解:、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一般选择整数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开始测量时对齐的刻线处量起,因此测物体长度时未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不属于错误,故错误; 、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误差,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故错误;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错误;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认真测量也存在误差,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因此换一把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能减小测量误差,故正确。 故选:。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本题对错误和误差进行考查,而区分两者可从产生原因下手,让学生知道错误是由于主观因素造成,因此可以避免;而误差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故无法避免,只能尽量减小。7.【答案】A;【解析】解:指南针需要用磁性材料制成,这样才容易被磁化后指示南北方向,故符合题意; B.陶瓷刀利用纳米陶瓷的硬度大、耐磨的特性,故不符合题意; C.“嫦娥五号”返回器外表涂层利用纳米陶瓷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等特性,故不符合题意; D.装浓硫酸的容器利用纳米陶瓷耐腐蚀、防渗透等特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指南针需要用磁性材料制成。 纳米陶瓷具有硬度大、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浸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 知道纳米陶瓷的特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 学生跳远的成绩在左右,对测量跳远成绩来说,长度准确到厘米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分度值是的刻度尺,即选项准确。 故选:。 首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和物体对准确程度的要求; 刻度尺的选取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取; 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尽量进行一次测量,即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物体的长度。 此题主要考查选取刻度尺时对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大部分测量仪器都需要按此要求进行。9.【答案】D;【解析】解:该学生脚围为,大于码脚围,大于码脚围,大于码脚围,且脚长为,小于码脚长的数值,故错误,正确。 故选:。 结合图表数据分析作出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结合题目数据分析图表的能力。10.【答案】B ; 3.45 ;【解析】解: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方法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盘垂直。11.【答案】;【解析】解: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和“”之间,约为中间位置,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故答案为:。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此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测量,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12.【答案】瓦特 功率;【解析】解:英国发明家瓦特在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 根据对常见物理常识、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常识、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13.【答案】;【解析】解: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14.【答案】导电性好;硬度大;【解析】解:由“飘散的石墨烯碎片进入电器,会导致短路”可知,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由“被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切开细胞”,可知石墨烯硬度大. 故答案为:导电性好;硬度大. 石墨烯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质是拉力好、导电性和导热性好、硬度大、熔点高等,根据它的这些特性我们就能知道它的用途. 这是一道关心科技发展的一道较简单的基础题.解题时一定要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的特性入手.15.【答案】;【解析】解: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所以读数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块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在位置,据此读出物块的长度,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注意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6.【答案】0.90; 26; 2ml; 337.5;【解析】解: 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左侧与对齐,末端的刻度值为,则钢管外径是。 量筒的分度值是,液面在处,液体的体积为; 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和之间偏向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 因此秒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前,都要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量筒也一样。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该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17.【答案】偏大 不能;【解析】解:由于材料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由于上述误差是由测量工具引起的,故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这种误差。 故答案为:偏大;不能。 根据金属的热胀冷缩,判断出尺子本身的变化,再结合刻度值不变来进行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估读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分析、减小误差方法的应用等,属易错题。18.【答案】;【解析】解: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故木块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属于基础知识。19.【答案】3.95;【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 故答案为:。 根据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可知物体一个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物体另一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该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要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明确物体的端点与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20.【答案】3.5;【解析】解: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起始端刻度为,末端刻度值为,因此该物体的长度; 故答案为: 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开始,把处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1.【答案】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 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 DEBC或DBEC;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或绕线松紧程度不同;【解析】解: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由以上可知,步骤是没有必要的, 步骤: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直径。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或; 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 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 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故答案为:细铜丝线圈的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或;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或绕线松紧程度不同。 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需要使用累积法;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 此题主要考查累积法的应用,我们在遇到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时,就要认真思考,寻求间接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