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少年有梦》教学设计课题 《少年有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科目 道德与法治学段 初中 授课时间 2023.9 课时 1课时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解读教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课由引言和两个项目内容组成。引言描述了人们对于中学时代的不同看法,旨在引发学生对中学时期在人一生成长历程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初步思考,促使学生在“众说纷纭”中对自己的中学生活更加期待和向往。项目2“少年有梦”,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鼓励学生勇于追梦,共同编织梦想;随后,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教学目标 1.理解梦想的意义、梦想的特点,掌握实现梦想的途径。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确立适合自己的理想,激发自己的斗志,并为之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 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激发爱校情怀。教学重点 梦想的力量、梦想的实现。教学难点 梦想和现实的关系。解读学生 学生们会思考很多,比如中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学生?我的中学时代将怎样度过?我能顺利地融人新集体、得到同伴认可吗?我能很快交到新朋友吗?我能像小学一样受到老师重视吗?我小学不够优秀,中学有机会改变自己吗?学生思考的这些问题也正是他们此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但同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从学生入校的实际表现来看,一方面,他们跃跃欲试,对新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希望在新的集体中展现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更好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惴惴不安,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在集体中不够优秀,担心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而对于那些需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中学或者第一次过寄宿生活的初中生来讲,担忧和面对的问题还会更多。解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案、课件;分好小组组织课前合作学习; 学生学习准备:课前通过书本自学;课前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活动体验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情境体验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前学习 《少年有梦》的课本内容 课前作教学准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 课前自主预习《少年有梦》的课本内容 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导入 课前内容导入 【教师提问】歌曲《梦想》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写的:“梦想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当。”梦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教师引导】梦想是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诗歌!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如今的辉煌;鸟儿因为有了梦想,才会飞得更高更远;花儿因有了梦想,才会绽放得更加美丽;世界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生机与活力;大自然因为有了梦想,才会五彩缤纷。梦想虽然如此美妙,但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只有我们心中有梦,并不懈地努力、坚持,梦想才会变现实!今天,我们就走进丰富多彩的“梦想世界”,开启“梦想之旅”。 【学生回答】略。 本着“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大舞台。思考什么是梦想,自然而然引出梦想的主题。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环节一:敢于有梦——有梦想就有动力 【教师过渡】知道了梦想是什么,那同学们想一下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们也来晒晒自己的梦想吧! 【教师引导】少年时代,是一次绽放青春的机遇,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机会。我们每一个少年都需要梦想,有了梦想,我们就会有激情、有希望,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 【教师过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这样充满梦想的有志人士。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梦想用自己的笔墨,让国人点燃激情,斗志昂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铁人”王进喜,梦想着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不惜用身体搅动泥浆;航天员王亚平,骄傲的山东姑娘,把登上太空作自己的伟大梦想。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设问】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梦想,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他们的梦想和时代背景有关,和心系祖国、报效国家的胸怀有关,和自己的远大抱负有关。 【教师过渡】中国梦,一个带有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多儿女的伟大梦想。今天的中国少年,作为祖国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应该有怎样的梦想呢? 【教师点拨】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齐声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以此来激励自己。 【教师小结】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我们青少年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肩负一起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有保证,每一个人的理想才能实现。 【学生回答】学生畅所欲言晒自己的梦想。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积极回答。 【学生回答】略。 【学生齐背】略。 由思考梦想是什么,到思考自己的梦想,由具体、微小的个人梦到中国少年的梦,层层深入,引发共鸣。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环节二:勇于追梦——有梦就要坚持 【教师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梦想,那么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呢? 【教师点拨】如果说织梦是一种幸福,那么追梦则是一种成长。 多媒体展示:美女舞蹈老师廖智的照片 【教师提问】你认识照片中的这个人吗?请你给大家说说她的故事。 【教师追问】廖智的梦想是什么?而现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小结】梦想和现实是有区别的。梦想很美好,而现实往往很残酷。 【教师提问】那么你在追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我们该作怎样的选择?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近我们的一位同龄人——吕文楷。 【教师介绍】吕文楷,济南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学生,曾参加了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并获得了中学组全国冠军,而更为震撼的是,她由此获得了奔赴哈佛演讲的机会。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她的风采。 多媒体展示:吕文楷参加希望之星的比赛 【教师提问】吕文楷身上哪些个人魅力感染了你? 【教师追问】你知道她流利的英语是如何练就的吗?她光彩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疑问,老师和她进行了一次交流。 多媒体展示:网上聊天记录 老师:14:51:48 你为什么去参加了这样的比赛呢? 吕文楷:14:52:01 我觉得希望之星是一个锻炼人的舞台,今年比赛的主题是“我要去哈佛”,如果胜出可以去哈佛演讲,所以说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老师:14:52:22 从小到大,每一次活动或者是比赛,你都那么顺利吗?有没有失败的时候? 吕文楷:14:52:50 失败是肯定有的,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去了澳大利亚,当时英语不过关,根本没法和别人沟通,当时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很没用,连说话都不会了,所以当时心里很复杂,不想再在那里待着了,觉得根本没法融入那边的社会,有想过放弃。 老师:14:53:20 孩子,我很理解你当时的心情,是什么促使你一路走下来? 吕文楷:14:56:25 当时周围的人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小时候也挺好强的,所以就答应试上一个月。我开始加班加点地学英语,一个月背完了3000词汇;从图书馆借和字典一般厚的原版《哈利 波特》,一开始还满眼都是生词到后来就逐渐喜欢了这个系列,后来7本都看完了;逼着自己努力去和别人交流,就这样我的英语一天天的有进步,一个月后就能和他们进行日常交流了,而且也变得活泼了,学校里的活动也会积极参加。 【教师提问】吕文楷是怎样一步步接近梦想的?她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又是如何选择的? 【教师小结】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教师提问】那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如果说吕文楷是一只白天鹅,那么我们身边也不乏那些默默无闻的丑小鸭。 多媒体展示:身边同学真实的事例 晓莉是七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她特别喜欢学习,每天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哪怕课间也不舍得休息,很努力地学习,可是,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和自己的目标有很大差距,她很苦恼 【教师提问】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你觉得这样的同学该怎么办?放弃还是坚持?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点拨】努力不光是时间与精力的付出,还应该有智慧的指引。我们应该把梦想聚焦在当下,转化成具体的目标,找到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落实在每一天的行动上。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勤奋努力的人会拥有较成功的人生。 【教师点拨】我们刚刚升入初中,美好的生活刚刚起航,对初中生活你是否有了清晰的规划,又会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多媒体展示:我的努力计划 未来三年里,我最重要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好处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我需要培养的品质 我需要做的准备 我目前可以开始的 具体行动 我愿意为我的目标 付出的努力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可能是眼泪、欢乐,可能是学会了坚强,也可能是改变了自己的思想。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廖智的故事。 【学生回答】学生思考,积极回答。 【学生回答】学生通过欣赏吕文楷的精彩表现回答,如自信、阳光、应变力强、超棒的口语表达等。 【学生回答】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努力就会带来改变。 【学生回答】这样的同学要认真分析原因,或者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如果碰到失败就放弃,那就永远是生活的弱者,将永远一事无成。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规划自己三年的初中生活。 比起口头表达,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更喜欢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的分享交流,能让大家知道面对中学,紧张和兴奋这样的情绪具有共性,是非常正常的,能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展示生活中的事例,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引导学生勇敢追梦。小结 本框的主要内容 环节三:勤于圆梦——有梦就能出彩 【教师结束语】人不可能在三分钟内取得成功,但会因你每分钟的努力而变得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努力、坚持,梦想终究会成为现实,你的人生也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得与众不同!我坚信,用汗水浇灌的青春,定能开出彩虹般的梦想之花;我也坚信,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在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汗水后,定能实现!中国,必将让世界震撼! 最后一首《最初的梦想》送给大家,祝大家美梦成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听教师梳理并做好笔记,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教师用激情的话语对本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课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提供条件。板 书 设 计课后任务 请你以《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如绘画、诗歌、手抄报、摄影等),完成一幅作品。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名同学合作进行。完成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汇集成册。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三个环节,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层层递进。在每一项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与构建,环环相扣,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深化学生的认识。设计思路较严密、简要、清晰。 在该教学设计中,也有一些不足。在素材的选取上应该再精练一些、典型一些,如此课堂教学就不会显得特别仓促,每个教学活动就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展开。再者就是有些问题的设置缺乏探究性,没有深度。最后就是对学生问题的回答提炼、点评不是十分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