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二极管 授课时数 2学时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的混合式教学其他资源 媒体资源 《电工与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平台; 专业教学资源库; 企业专家参与拍摄的系列微视频; Flash动画; PPT、电子教材等媒体资源。环境资源 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室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极管的概念、种类、外形、参数; 2.二极管的识别及检测; 3.了解二极管的功能。技能目标 1.掌握二极管的识别及检测; 2.掌握二极管的功能的应用。素质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二极管的概念、分类、外形和各种参数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识别及检测。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机械及城轨专业二年级学生,90后的他们有想法、有创新,渴望成功。教学设计 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 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情境创设、知识学习、仿真演练、实践操作和总结评价五个环节。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课前——领取任务单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明确内容) (视频案例引入课题情境创设) (登陆平台 学习知识知识学习) (师生交流明确要点) (演示系统 虚拟拆装仿真演练) (教师演示学生讨论) (虚拟练习突破重点仿真演练) (自我测试系统评分小组讨论) (分组练习巡回指导) (实物训练 解决难点实践操作) (现场点评自我评价) (综合点评总结归纳总结评价) (课后——交流讨论 拓展学习空间) 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整个教学过程导图。课外拓展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养,安排了课后拓展阶段,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有: 1.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观看学习教师上传的典型视频; 2.交流学习心得; 3.查看多元评价成绩; 4.链接教学资源库,扩大学习范围; 5.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后小结 1.亮点之处: 课程教学平台的运用,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空间;微视频、拆装步骤排序游戏的使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虚拟仿真软件,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成本,而且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过程管理的多元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教与学的情况。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学习方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值得推广。 2.不足之处: 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教学很容易被忽视;媒体资源的不足。 3.改进措施: 在提高媒体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勇于冲破传统的思想,大胆想象,为学生知识的孕育和成长创造基础。环节 (用时) 内容 活动 技术资源教师 学生课 前 准 备 (提前2-3天发布教学任务) 登陆教学平台,回顾知识,明确学习目标等。 1.发布任务; 2.交流互动; 3.查询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为分组合作做好准备。 1.登陆课程教学平台; 2.回顾知识; 3.领取任务单; 4.明确重难点; 5.观看微视频; 6.完成课前知识测试; 7.交流互动。 1.课程教学平台;2.Flash动画、微视频、电子教材、PPT等媒体资源。课堂教学 任务描述 [5 分 钟] 龚老师:我看到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人生如棋;我愿为卒;行动虽慢;谁曾见我后退半步,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小典:象棋里的小卒子,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意思就是一往无前,永不后退。 龚老师:很好,希望小典同学在学习的道路上也能一往无前,永不后退。 小典:嗯,承您吉言,希望我学的比忘得多。 龚老师:如果有个器件,只允许电流正向通过,不允许电流反着过来通过,这个器件会有什么用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的器件:二极管。 1.情境创设; 2.引导思考; 3.引出教学内容。 1.观看视频; 2.思考原因; 3.明确重要性和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平台; 2.情景微视频;课堂教学 任务准备 [15 分 钟] 1.二极管的概念。 2.二极管的种类。 3.二极管的检测。 4.二极管的识别。 5.二极管的功能。 1.组织完成知识的学习,为实训做好知识储备。 2.引导讨论总结。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做好分析及记录。 1.课程教学平台; 2.微视频。课堂教学 任务实施 [25 分 钟] 1.二极管的整流功能实验 2.二极管的稳压功能实验 1.演示讲解; 2.巡回指导。 完成实训任务课堂教学 拓展任务 3.分析整流功能实验中,整流后最大值比输入电压低0.7V左右,且占空比并不足50%。 结合实训做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完成拓展任务课堂教学 总 结 评 价 [15 分 钟] 综合点评并总结,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有: 1.教师根据巡回检查情况和学生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和评分; 2.对实训任务进行总结; 3.课后,学生结合自己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在教学平台上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1.现场点评; 2.总结归纳。 1.上传任务单; 2.自我评价。 1.课程教学平台; 2.多元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