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线性稳压电路 授课时数 4学时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电工与电子电路》; 主编:孙中升,副主编:张建彬,主审:郑金萍;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6月。专业教学标准 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工与电子电路》课程标准。其他资源 媒体资源 《电工与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企业专家参与拍摄的系列微视频;Flash动画;PPT、电子教材等媒体资源。环境资源 电工电子一体化教室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稳压管的工作原理,理解稳定电压与稳定电流的概念。2.掌握TL431的工作原理,熟悉TL431电路调节输出电压的原理。3.理解线性稳压电路的优点与缺点,对功耗建立直观的概念。技能目标 掌握稳压管的工作原理,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稳定电压与稳定电流的概念。3.掌握TL431的工作原理,利用TL431电路调节输出电压。4.理解线性稳压电路的优点与缺点,对功耗建立直观的概念。素质目标 提高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掌握TL431的工作原理,利用TL431电路调节输出电压。教学难点 理解线性稳压电路的优点与缺点,对功耗建立直观的概念。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机械及城轨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的基础上接触电工电子基础这门课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实验入手加强实物教学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有一定的用电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保障教学设计 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情境创设、知识学习、仿真演练、实践操作和总结评价五个环节。教学流程如下所示。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整个教学过程导图。课外拓展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养,安排了课后拓展阶段,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有:1.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观看学习教师上传的典型视频;2.交流学习心得;3.查看多元评价成绩;4.链接教学资源库,扩大学习范围;5.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课后小结 1.亮点之处:课程教学平台的运用,为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空间;微视频、拆装步骤排序游戏的使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虚拟仿真软件,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学成本,而且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过程管理的多元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教与学的情况。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我们学习方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值得推广。2.不足之处: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教学很容易被忽视;媒体资源的不足。3.改进措施:在提高媒体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勇于冲破传统的思想,大胆想象,为学生知识的孕育和成长创造基础。环节(用时) 内容 活动 技术资源教师 学生课前准备(提前2-3天发布教学任务) 登陆教学平台,回顾知识,明确学习目标等。 1.发布任务;2.交流互动;3.查询测试结果统计分析;4.为分组合作做好准备。 1.登陆课程教学平台;2.回顾知识;3.领取任务单;4.明确重难点;5.观看微视频;6.完成课前知识测试;7.交流互动。 1.课程教学平台;2.Flash动画、微视频、电子教材、PPT等媒体资源。课堂教学 任务描述[5分钟] 良好的电源是一切电路工作的基础。电源质量不过关的电路,就像得了心脏病的病人。能够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源的装置,就是稳压电源。我们常把稳压电源分成两类: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常见的线性稳压电路,实现直流12V转直流5V的功能。 1.情境创设;2.引导思考;3.引出教学内容。 1.观看视频;2.思考原因;3.明确重要性和教学内容。 1.课程教学平台;2.情景微视频;3.企业工程师的情境解惑微视频。课堂教学 任务准备[15分钟] 1.稳压管的工作原理知识的准备2.使用稳压管的稳压电路设计3.TL431基准电压芯片的典型应用4.改进TL431稳压电路 1.组织完成知识的学习,为实训做好知识储备。2.引导讨论总结。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做好分析及记录。 1.课程教学平台;2.微视频。课堂教学 任务实施[25分钟] 上电准备1.1调整直流稳压可调电源的输出电压为12V,限流600mA。1.2试触,并观察电源指示灯情况。如果电源指示灯正常亮起,则保持电源连接。1.3将所有电位器逆时针拧到头,此时电路板的总功率最低。记录电源上的电流示数。(注:请评测手册上如实填写电路板的故障,)稳压管输出电路2.1使用万用表测量“稳压管输出”的电压并记录。2.2使用两个双头鳄鱼夹线,将测试负载板上的1K电阻接入“稳压管输出”与GND之间,使用万用表测量“稳压管输出”的电压并记录。2.3使用两个双头鳄鱼夹线,将测试负载板上的100Ω电阻接入“稳压管输出”与GND之间,使用万用表测量“稳压管输出”的电压并记录。2.4结合“稳压管的伏安特性图”,分析负载阻值变小以后,输出电压变大还是变小了?稳压电流变大还是变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3.3.1使用万用表测量“TL431输出”的电压,同时调整电位器W21,使输出电压大约为3V。记录此时“TL431输出”的电压,并测量TL431参考端的电压。调整输出电压大约为9V,重复上述步骤;调整输出电压大约为5V,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此步骤以后,不要再调整电位器W21。3.2使用两个双头鳄鱼夹线,将测试负载板上的1K电阻接入“TL431输出”与GND之间,使用万用表测量“TL431输出”的电压并记录。将负载电阻改为100Ω,重复上述步骤;将负载电阻改为40Ω(4个10欧姆串联),重复上述步骤;3.3轻轻触摸限流电阻对应的,电路板背面区域,感受一下电阻发热的情况。估算在负载电阻为100Ω的时候,流过限流电阻的电流大小。完成以上步骤以后,将电位器W21逆时针拧到头。 1.演示讲解;2.巡回指导。 完成实训任务课堂教学 拓展任务 了解电路板上对于发热源的处理方式;2.研究TL431电流与参考端电压的关系。 结合实训做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完成拓展任务课堂教学 总结评价[15分钟] 综合点评并总结,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有:1.教师根据巡回检查情况和学生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和评分;2.对实训任务进行总结;3.课后,学生结合自己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在教学平台上及时进行自我评价。 1.现场点评;2.总结归纳。 1.上传任务单;2.自我评价。 1.课程教学平台;2.多元评价体系。附录:电路板设置版本: CS202线性稳压电路 V2.0.190830 注意:ON代表开关拨到字母这一边,OFF代表开关拨到数字这一边控制器件 器件位号 拨码开关位号 工作状态 拨码1 拨码2 拨码3 拨码4 拨码5固定电阻 Rx DBR32 工作 OFF ON 短路 ON ON 断路 任意 OFF 无极性电容 Cx DBC31 工作 OFF ON 短路 ON ON 断路 任意 OFF tl431 U DBU31 阴极连接 ON 参考连接 ON 阳极连接 ON 电位器 W DBW21DBW31 A连接 ON 滑动端连接 ON B连接 ON 正常工作配置 DBR32 工作 OFF ON DBC31 工作 OFF ON DBU31 全连接 ON ON ON DBW21DBW31 全连接 ON ON 推荐故障设置 DBU31 参考断开 ON OFF ON DBR32 断路 任意 OFF 课前——领取任务单 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明确内容视频案例 引入课题情境创设登陆平台 学习知识知识学习师生交流明确要点演示系统 虚拟拆装仿真演练教师演示学生讨论虚拟练习 突破重点仿真演练自我测试系统评分小组讨论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实物训练 解决难点实践操作现场点评自我评价综合点评 总结归纳总结评价课后——交流讨论 拓展学习空间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