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教案学年度 第 学期课程名称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4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 项目三 简易计时器 3.1定时器控制LED闪烁(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51单片机定时器的4种工作方式 3. 了解51单片机定时器各种工作方式的配置方法 4. 理解51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的配置方法能力目标 1. 能查阅51单片机编程手册进行定时器的参数设置 2. 能编程实现定时闪烁LED功能情感目标 1.培养谦虚、好学、勤于思考、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严谨的开发流程和正确编程思路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实现共赢 3.提升自我展示能力:能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等综合能力 4.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上的资料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1. 掌握51单片机定时器的4种工作方式 2. 理解51单片机定时器中断的配置方法教学难点 根据项目要求识读硬件电路图、按要求接线并实现电路功能。教法学法 项目驱动、演示、边讲边做、自学探究等教学手段 项目驱动、演示、边讲边做、自学探究等。教学资源 PPT、课堂任务单、实操视频学情分析使用教材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手段单元概述 项目概述 (20min) 1.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引入本次课要学的单片机计时 由“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有哪些?”导入新课:单片机实现简易的计时功能。归纳生活中各类智能家居系统中用到计时器电路,其应用价值、分类和场景,交待本项目关注的对象 设问:单片机实现计时器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观察“引导案例”所示,关注“如何实现单片机计时器的功能”的问题讨论作答; 关注教师进一步解答计时器电路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通过中国古代使用的计时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单片机相关的知识。 PPT22.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教师讲解本项目课程的学习目标。 建立对本项目课程的深刻印象,为学习单片机计时器奠定基础。 PPT 8任务解读 (20min) 任务1 定时器控制LED闪烁 1.简要说明本任务的内容和学习思路; 2.解读单片机计时器的功能;单片机的了解、开发环境的搭建、任务的实施; 3.解读任务描述与要求: 任务情景解读和任务要求归纳,组织同学们对单片机、KEIL开发环境、硬件连接、编写程序、编译下载、查看结果等问题进行了解; 4.进行任务分析,制订完成本次任务的实施计划。 细致听讲,同步梳理形成对任务实施规划的理解; 快速分组网络调查与交流,建立对任务解读部分重点词汇的初步了解; 使学生清晰认知本任务的学习目标,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 PPT11知识储备 (140min) 1.LED灯的原理(15min)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课堂提问: 日常生活中哪些场合应用到了发光二极管? 播放微课 使同学们深入认知发光二极管的原理 PPT 202.定时器概念(15min) 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是同一个物理电子元件;计数器记录的是单片机外部发生的事件(即外部脉冲);定时器的计数源来自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和计数器都是计数器,只不过计数源不同。 听讲,识记其中的重点。结合教师发起的提问、思考与回答环节建立对计时器的基本原理的了解。 使同学对计时器基本原理的了解引导问题: 1.生活中有哪些电路属于计时器? 根据教师的引导,结合题目强化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 PPT 303.定时器的内部结构(15min) STC15系列单片机内部有5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计数器T0和T1、T2、T3、T4;定时器都具有计数方式和定时方式两种工作方式。 听讲,识记其中的重点。结合教师发起的提问、思考与回答环节建立对计时器的基本原理的了解。 使同学对计时器基本原理的了解引导问题: 1.生活中有哪些电路属于计时器? 2.计数器、定时器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根据教师的引导,结合题目强化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 PPT 344.定时器工作模式(15min) 工作模式0 工作模式1 工作模式2 工作模式3 带领学生分析、比较四种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模式,为后续定时器/计数器的代码编程打下基础。 四种工作模式的初始化设置都不一样,计数方式也不一样,学生掌握之后,为后续代码的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PPT 395.定时器中断的相关寄存器(15min) 中断允许寄存器IE 中断标志寄存器TCON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 中断响应的条件 辅助寄存器AUXR 听讲,识记其中的重点。结合教师发起的提问、思考与回答环节建立对定时器中断的相关寄存器有深入的了解。 使同学对定时器中断的相关寄存器有深入的了解。 PPT 546.定时器赋初值的方法(15min) 16位单片机,定时器最大可计数为2的16次方即65536; 单片机的定时器递加式,所以最大值减去所要定时的值就是初值。 带领学生分析定时器赋初值的方法,为后续定时器/计数器的代码编程打下基础。 单片机型号不一样,计数方式也不一样,学生掌握之后,为后续代码的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PPT747.定时器开启流程(15min) 8.程序流程图(15min) 流程图清晰表示了定时器开启的流程;本任务中通过定时器中断产生1s的延时。 程序开始后,先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定时器定1s后LED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灯灭。 带领学生分析定时器开启的流程,理解每一步的涵义,为后续编程打下基础。 使学生知晓在编程中,如何按照流程一步步开启定时器。 PPT 769.主要程序分析(20min) 对主要代码进行分析 讲解和分析每一句代码背后的涵义,并做好记录。 理解每一句代码背后的涵义,学生做好笔记,为后续编程打下基础。 PPT 79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