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特异性免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特异性免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课题:特异性免疫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系统的视角、信息的视角,闸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联系。
【基础过关】
导入:天气突然降温,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
思考:1. 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
自主预习
导学问题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分子标签:细胞表面作为身份标志的一组 。不同生物组织细胞表面的分子标签一般 。
2.免疫细胞的识别基础:细胞表面的 。细胞表面受体的成分是 。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组成:主要是众多的 。
导学问题二:体液免疫
1.概念: 激活后可以产生 ,由于 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免疫对象是 。
3.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4. 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还需要 的作用。
第一个信号
第二个信号
5.抗体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 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
6.记忆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 ,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导学问题三:细胞免疫
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 ,就要靠 直接接触 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 细胞等参与。
3.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和 细胞。
4.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5.靶细胞的去向: 、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 可以与之结合被 。
6.记忆T细胞的作用:当再接触相同抗原时,能立即分化为 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7.二次免疫: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发生的免疫,这时由干记忆细胞再次遇见这种抗原“宿敌”,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 或者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入侵抗原进行猛烈的反击。
8.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导学问题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 细胞的辅助;体液免疫中产生的 ,能消灭 中的病原体;而消灭 的病原体,要依靠细胞免疫将 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又能发挥作用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 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 等),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 接触,受体一般是 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 性。
三、测一测:
1.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下面关于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者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B.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分泌的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蛋白质
C.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D.激素、神经递质、抗体都可存在于内环境并对人体内的生理活动起一定的作用
3.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及产生抗体的细胞分别是(  )
A.氨基酸、核糖体、浆细胞 B.氨基酸、核糖体、辅助性T细胞
C.核苷酸、核糖体、辅助性T细胞 D.核苷酸、高尔基体、浆细胞
我的收获:
【探究提升】
探究点一:体液免疫
1.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还是表面的蛋白?
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1)二次免疫的特点: 。
例1.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②、细胞③、细胞④和细胞⑤
B.过程Ⅱ、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
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
D.细胞③的分裂、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细胞因子及两个信号刺激的共同作用
变式1-1.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甲为B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探究点二:细胞免疫
1.T细胞的来源和发育成熟的场所是什么?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活性物质 特异性抗体 增强免疫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
作用对象 细胞外液中的 。 病原体入侵的 。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 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作用结果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 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 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联系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散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 ②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3.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其中 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例2.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I~VII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B.再次接触抗原,IV、VI细胞都能迅速增值分化
C.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
D.图中I、II、III、IV、V、VI、VII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变式2-1.人体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过程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 B.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被激活
C.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探究点三:记忆细胞及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区别
1.记忆细胞的特点
寿命长 对曾经入侵的病原体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且可存活几年至几十年,有些抗原(如天花病毒等)诱发产生的记忆组胞能对这种抗原记忆终生
特异性 记忆细胞只能识别同种抗原,只有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才会迅遮增、分化,分化后快速产大量抗体
反应迅速、强烈 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记忆细胞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的结构基础
2.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区别(以体液免为)
浆细胞的来源 初次免疫时,浆细胞是由B细分化形成的:二次免疫时,不仅B细胞能分化成浆细,记不同忆B细胞还能史快地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浆
反应速度不同 初次免疫时,从抗原侵入至B细胞接受刺激所花时间较长;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直接接受刺激并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 因此,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快
反应强度不同 二次免疫反应与初次免疫反应相比,具有反应更快、更强烈、抗体产生的数量更多的特点,能在抗原侵入但尚卡引起机体患病之前将其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例3.下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中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而来
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