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清单第1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2.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是气体流通的通道,而膈肌是帮助呼吸的肌肉,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5.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中,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膈肌向下运动;呼气时交换后的气体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体外,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膈肌向上运动。6.我们可以用一些材料制作呼吸器官:7.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2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1.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氮气含量不变。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3.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4.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5.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6.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7.呼吸次数增加更有利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经常运动的人肺部功能比较强大8.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第3课 测量肺活量1.肺活量是指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2.我们可以使用简易肺活量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3.肺活量大小和年龄、性别、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因素有关。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800毫升~2000毫升。5.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收缩力量和增大胸廓活动范围,呼吸能力就会提高,肺活量也会增加。6.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的人呼吸次数更少,运动后更快恢复正常呼吸。第4课 一天的食物1.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2.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3.根据食物的生熟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生食:指蔬菜、水果、谷类、海鲜等不经过烹饪直接生吃的食物,熟食:经煮熟而吃的食物。4.根据食物的性质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主食: 主要食物, 指用粮食制成的,如米饭、馒头等。副食: 指下饭的鱼肉蔬菜等。5.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蔬菜、肉、蛋、奶等。6.我们一天中通常要吃十几种食物,吃的最多的食物一般是主食。7.我们可以把食物按照不同的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进餐时间、加工方法、营养成分、食物来源等。第5课 食物中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2.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水果、马铃薯等。3.糖类和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4.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牛奶等。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以支持生长发育。6.水也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人体大约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构成的。7.维生素和无机盐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8.食用盐是一种无机盐含量丰富的食物。9.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10.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迹,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11.我们可以用烧烤法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将双缩脲试剂滴加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中,颜色会变为紫色。12.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我们还可以采用看标签或查资料的方法。第6课 营养要均衡1.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2.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3.“宝塔”中各层的面积和食物在“宝塔”中占据的位置各不相同,说明了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4.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运动量比较大的人,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脱皮时,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6.人类对各类食物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需求量最大的是谷薯类食物。7.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8.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9.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能让我们保持健康。10.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11.人体每天都在进行各种活动,所以对提供能量的食物需求量最多;维生素和无机盐在食物中含量比较少,需要适当地食用含有这类营养成分的食物。第7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2.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3.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割、撕碎和咀嚼食物;舌的作用是搅拌和运输食物;唾液的作用是润湿食物、消化淀粉。4.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5.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6.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第8课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在小肠里被吸收。2.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是光滑且直,作用是将食物输送到胃中;胃:特点是肌肉发达,有胃酸。作用是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 5-7米长,有很多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3.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4.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体外。5.在模拟消化器官的实验中,我们用手捏软管,模拟食道的蠕动;在塑料袋中放入一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和水,用手揉捏塑料袋,模拟胃的蠕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