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孙子算经》抽象与建模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技六上 第3课为什么要抽象与建模?抽象与建模可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忽略与问题求解无关的要素。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描述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有若干只鸡、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鸡兔有35个头,从下面数鸡兔有94只脚,问笼中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现代汉语解决问题之前,要对问题进行清晰的描述,包括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与求解目标等。生活中的抽象抽象有若干只鸡、兔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鸡兔有35个头,从下面数鸡兔有94只脚,问笼中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当问题中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时,可以使用表格对问题进行抽象。对象 数量 关系头数 脚数 鸡 未知 未知 鸡只数=鸡头数兔只数=兔头数鸡只数×2=鸡脚数兔只数×4=兔脚数鸡头数+兔头数=35鸡脚数+兔脚数=94兔 未知 未知 鸡兔整体 35 94 列表格鸡只数兔只数jitu建模根据抽象出来的数据及其关系,可以建立计算模型,进而推导出答案,解决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计算模型可以用如下算式进行表达:ji+tu=35ji×2+tu×4=940<ji<35, 0<tu<35建模如果同一个笼子里鸡的只数和兔的只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呢,每次都需要修改计算模型吗?练习练习谢谢观看!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科技六上 第3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