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电信诈骗频发,靠什么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依法治理
4.1 夯实法治基础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学习
导航
01
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如何治?
良法
善治
法治的要求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与传统诈骗不同,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并不与受骗者直接接触,而是通过电信网络手段与受骗者远程交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从而导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存在侦破难、取证难、资金查控难的困境,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紧急止付或账户冻结,被害人的损失很难挽回。
因此,在此背景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运而生。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有了法律,就是法治国家了吗?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一、实行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
良法
善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结合民法典与公民的一生,思考法治对公民的重要作用?
A.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作用/意义)
《美国宪法》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法国民法典》
《中国民法典》
2023年8月24日,5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仰光国际机场由缅甸警方移交给中国警方工作组押解回国。上述嫌疑人在缅甸妙瓦底通过“杀猪盘”诱骗受害者至虚假网络投资平台,在前期小额投入返利后诱导进行大额投资。
2023年8月26日,又有5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仰光国际机场由缅甸警方移交给中国警方工作组押解回国。至此,4天内24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此次行动彰显了中方同缅甸等相关方联合打击诈赌犯罪的坚定立场。各方将以更紧密的合作、更主动的攻势、更专业的行动,严厉打击本区域诈赌犯罪。
C.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国家层面)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A.对人民(生活):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②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B.国际角度: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C.国家角度: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6
D.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
二、为什么实行法治(作用/意义)?
描绘法治蓝图
02
我国探索法治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封建专制
变法改制
依法治国
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
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历程
1978
1977
2002
2007
2012
2018
20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重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同意领导。
《民法典》颁布;习近平法治思想被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1)地位: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四、 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要求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聚焦网络诈骗
为了能让更多人远离“网络诈骗”这个陷阱,导演申奥决定以此为主题拍一部电影。通过大量的采访和资料搜集,申奥和团队逐渐意识到,境外网络诈骗案件的受害者,远比大家想象得多,电影里出现的众多角色,也大多有人物原型,“而现实的情况,比电影能呈现的尺度也要残忍许多。”
禁食野味
遵守交规
配合防疫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国家)
1、科学立法: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2、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3、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4、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5、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中学生可以为法治建设做些什么?
(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
(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的作用(个人、社会)
法治的要求
依法治国
总目标
要求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良法
善治
依法治国方略地位
本课小测
1.(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德国著名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有句名言:“民主的确是一种值得赞美之善,而法治国家则更像是每日之食、渴饮之水和呼吸之气。”下列内容与这句名言指向一致的是( )
A.真正的法律是与自然相一致的正确的理性
B.法律的工作是能为众人所分享生活必需品一样的工作
C.法治要约束和限制公权力,为公权力套上“紧箍咒”
D.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c
课堂练习
2、 2023年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事件。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仓库里堆放着数十吨散发着“泰国茉莉香米”香味的“泰国茉莉香米”,但实际上这些大米是安徽本地产的,只要往大米里滴几滴香精,就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这样的大米一年能卖出1000多吨。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诚信经营
②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依法经营
③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才能立身社会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3.对下图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本课小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