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导学案(含答案)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导学案(含答案)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明确中华文化的影响,认同中华文化
3.明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原则
4.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课前预习】
知识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重要意义
(1)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2)重要意义:
①(对世界)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对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从文化和民族的关系上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从世界影响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内探究】
千百年来,岳飞的事迹已经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记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但是一款手游人物立绘却让“岳飞”袒露上身,牵羊免冠,这表现的是极其屈辱的“牵羊礼”。史书记载,在靖康之乱中,徽、钦二帝肉袒牵羊,被押到金太祖陵前去行“牵羊礼”。然而,为雪“靖康耻”奋战一生的岳飞,竟在网络游戏中成为“肉袒牵羊”的主角。我们必须记住,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不仅在于拥有中国国籍,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而这种特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民族的共同记忆所赋予的。由此可见,尊重历史,维护我国历史上英雄的形象,实际上是继承、守护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一共同记忆不但能够增强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而且能转化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这才是当代中华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内容,分析反对该手游让“岳飞”肉袒牵羊的原因。
【课后训练】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 ( )
①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之后的总和
④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终高悬着一轮中秋圆月,并化为一种厚重的精神寄托。由此可见 ( )
①必须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促进自身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医药学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而生,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由此可见 ( )
①中医药学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中医药学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③要有鉴别地对待中医药学 ④中医药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国外媒体曾评论,中国人自古就有团圆的情怀,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在春节时回到家人身边,一种叫作年夜饭的东西把他们聚在一起,表面上是一顿饭,实际上则是根深蒂固的精神寄托。这说明 ( )
①各国文明碰撞、交锋促进中华文化发展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③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④民族文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启示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不忘本来,全盘继承 ③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摒弃传统、大胆创新
A. 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6. 筷子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会用筷子,小小的一双筷子,浓缩了中国人最深邃的情感,也折射出中国人的礼仪文化。
禁忌 颠倒乾坤 品箸留声 仙人指路
表现 用餐时筷子颠倒使用,不分首尾 把筷子一端含在嘴里来回嘬响 握筷时将食指伸出或拿筷子指人
解释 饥不择食,很是失礼 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宛若“指责”,状如“骂街”
礼仪 使用筷子时要不慌不忙,切忌首尾颠倒 用餐时切忌这种行为 使用筷子时不宜伸出食指; 用餐时与人交流应放下筷子
上述材料说明 ( )
①筷子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筷子文化是现代文明的独特成果
③筷子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契合 ④筷子文化是中华文明进步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D.中华文化具有连续性
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只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能在新的历史时空继续展翼雄飞,才是更加令人神往的。这主要说明 ( )
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B.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C. 文化发展与创新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 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9.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平发展的思想观念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有悠久的饮酒传统,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文人雅士品酒、写诗、作画、饯行的美谈。但后来,传统的“酒文化”慢慢被异化为“拼酒式社交”等。日前,某互联网公司业务骨干,在聚餐时被老板和同事们鼓动拼酒,“10分钟内灌下2斤52度白酒”,引发急性酒精中毒,当场倒地昏迷,经全力抢救仍死亡。这启示我们对待“酒文化”应 ( )
①认识到“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顺应时代发展,舍弃传统酒文化
③有鉴别地对待、批判地继承“酒文化” ④全盘否定,坚决抵制“酒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1.对西方文化,包容、宽容可以,纵容不值得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也要讲方式、讲方法,不能丢了中华文化这个“根”,忘记了老祖宗的“本”。这警示我们 ( )
①要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相容,要区别对待
④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要固守不变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2.《周易》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 (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精华也有糟粕
B.影响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人的价值观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全部继承
D.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3. 培田客家古村落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连城县宣和乡境内,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有“民间故宫”之美誉。保护培田古村落 ( )
①是因为其能够承载、表达和展现文化内容 ②有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③说明建筑只有完整保留才具有文化价值 ④表明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传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 8 9 10 11 12 13 /
答案 /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
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岳飞肉袒牵羊”这一人物立绘扭曲了历史事实,玷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岳飞肉袒牵羊”这一人物立绘破坏了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记忆,削弱了民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给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来了负面影响。
【课后训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C C C B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
答案 D D A A B A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