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宣城六中 2023年七年级新生考试语文试题卷一、积累运用。(35分)1?按诗词原文填空。(11分)(1)我们热爱古诗词,因为她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寒食节到来,我们会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 ”;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 ,脉脉不得语”的意境。遇到艰难坎坷,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 ”;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借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 ! ”劝慰他。(5分)(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古人常常要面临分别。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 , 。”王 维 在 《送 元 二 使 安 西》中 以 酒 相 送:“ , 。”而 诗 人 高 适 在 《别 董 大》诗 中 则 用“ , ”来劝慰友人,激励友人抖擞精神去奋斗拼搏。(6分)2?选择正确的选项。(共12分)(1)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剥削(xiāo) 彻底 蒙汗情深 B?肖(xiāo)像 耽搁 万不得以C?搅和(huo) 哀思 焉知非福 D?单调(tiáo) 避免 嫦娥奔月(2)下列各项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虽与之俱学獉 獉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④弗若之矣獉 獉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C?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D?表示语义含蓄,让读者去想象。(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经过调查,异想天开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B?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C?弟弟学起猴子来,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真是惟妙惟肖。D?我真的不敢再看这里的枯树了,这里就像恐怖片里的画面,让我毛骨悚然。(5)下列关于演讲稿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习作演讲稿要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说清楚。B?演讲稿的语言要通俗易懂。C?演讲稿的结尾可用有感染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D?演讲稿的正文写好后,别忘了署名和日期。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4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书(6)给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添加一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3?根据下面的情景,完成练习。(6分)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中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同学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 。(3分)(2)学生话中的意思是 。(3分)4?名著阅读。(6分)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1)这段话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中的情节。(2分)(2)下列故事出自这本名著的是( )。(2分)A?三英战吕布 B?三打祝家庄 C?三进大观园 D?三借芭蕉扇(3)“好人有难皆怜惜,奸恶无灾尽诧憎”,诗中“好人”指的是 ,人称外号“及时雨”。(2分)A?晁盖 B?柴进 C?武松 D?宋江二、阅读理解。(35分)(一)欧阳修苦读(10分)欧阳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获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④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⑤。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欧阳修: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②太夫人:这里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获:芦苇秆。④闾里士人家:乡里的读书人家。⑤务:致力,从事。1?下列带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家贫无资(财务,钱财) B?或因而抄录(有的人)獉 獉C?教以书字(写) D?及其稍长(指“他”,欧阳修)獉 獉2?下列说法与短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3分)A?欧阳修年幼时家境不好,家里没有什么书,常常要从别人家借书来读。B?欧阳修的母亲善于教育儿子,常让小欧阳修诵读古人篇章。C?欧阳修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来做,经常会读到忘记吃饭和睡觉。D?欧阳修成年后,作诗写文章时下笔如有神。3?欧阳修的“苦读”表现在他的行为中,如“多诵、 、 ”等。(4分)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4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二)母亲的心(12分)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自己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是可以找到螃蟹的。可是,在溪水还寒冷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④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⑤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⑥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用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⑦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怎样的自我交战与折磨。⑧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泪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1?母亲为“我”找螃蟹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 )(2分)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2?阅读短文第①———③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母亲找螃蟹的原因( )(2分)A?母亲想满足“我”的愿望。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 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3?第⑦段的画横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A?为后文母亲抓回母蟹作铺垫。B?说明螃蟹非常难抓。C?说明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人。D?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说明了母亲的善良。4?短文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3分)“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5?“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放回了水里。”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当时在想些什么,写一写。(3分)(三)我长大了(13分)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4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症,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⑤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⑦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很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瑏瑡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瑢瑏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瑏?瑣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小的时候想长大。长大:(2)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长大:2?文中“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是 描写,作用是。(1+2分)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3分)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三、习作展示。(25分)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你会遇见春夏秋冬,那里诉说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景;你会遇见亲情友情,那里流淌着小日子赤诚相伴的温馨;你会遇见自己,那里安放着单纯、童真等美好的事情……请以“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风景,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品质等。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400字。四、卷面分(5分)我的书写最规范!我的卷面最整洁!七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4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宣城六中 2023年七年级新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积累运用。(35分)1?按诗词原文填空。(11分)(1)寒食东风御柳斜 盈盈一水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5分)(2)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6分)2?选择正确的选项。(共12分)(1)C(2分)(2)B(2分)(3)C(2分)(4)A(2分)(5)D(2分)(6)B(2分)(7)B(2分)3?(6分)(1)谁还没有主动交作业。 (2)明天自己主动交作业。(答案意思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4?名著阅读。(6分)(1)《水浒传》 (2)B (3)D二、阅读理解。(35分)(一)欧阳修苦读(10分)1?B(3分)2?D(3分)3?抄录、昼夜忘寝食(4分)(二)母亲的心(12分)1?A(2分)2?C(2分)3?D(2分)4?母亲找螃蟹 母亲发现螃蟹 母亲放走螃蟹(3分)(答案意思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5?(答案意思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例:这是一只母螃蟹,它还带着一群小螃蟹,我要是把它们的母亲抓了,那一大群孩子怎么办?不行,我应该放了它。(3分)(三)我长大了(13分)1?(4分)(1)长大:进入中学,成为大人。(2)长大:能够承担责任。2?环境 渲染气氛,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1+2分)七年级语文答案第1页(共2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我”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具有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的品质。(3分)(答案符合文章内容即可)4?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但是只要你能够承担责任,就一定是长大了。(3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三、习作展示。(25分)一类文:(22—25分)内容:主题明确,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符合作文要求。结构: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段落清楚。语言:语言流畅,用词准确、优美,能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及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二类文:(18-21分)内容:主题明确,围绕中心写得较具体,能比较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符合作文要求。结构:能按顺序写,段落清楚。语言:语句通顺、用词较为准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三类文:(15-17分)内容:主题基本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能自然分段。语言:语句基本通顺、用词不太准确。有个别地方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卷面: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规范。四类文:(11-14分)内容:主题不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能分段。语言:语句的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用词不太准确。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字数偏少。卷面:书写不认真。五类文:(0-10分)内容: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或跑题。结构:不分段。语言:病句多,错别字多。卷面:字迹潦草,辨识困难。四、卷面分(5分)要求:格式正确,字迹清楚,书写美观,卷面清洁,行款整齐。七年级语文答案第2页(共2页){#{QQABSQ6AogiAAAAAAQhCUQFgCkAQkAEAAAoOREAAMAAAgB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