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预习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预习单(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三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重
点)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的更具体。(难点)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简练的语言
将节日写具体的。(难点)
联系《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时应:①把自己设想成 ,以 讲述,
但要注意人称的 ;②大胆想象,增加 ,如增加人
物的 、 、 等,补充具体事例;③变换情节的 ,
先讲故事中最 的地方, ,再讲述具体的 。
1、我叫海力布,是一个猎人。
……
2、老牛竟然说话了!原来,牛郎养的这头牛是天上的金牛星下凡。
……
有一块石头,它是由一个名叫海力布的猎人变的。传说海力布是一个非
常热心、乐于助人的猎人。
……
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连一连)
指导:体会表达效果时,可以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如“既然如此,我就
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既然如此,我就直言不讳了”。
鼻子都气歪了 饮水思源
前怕狼后怕虎 直言不讳
盼星星盼月亮 气急败坏
打开天窗说亮话 畏首畏尾
吃水不忘挖井人 望眼欲穿
总结:表达效果的不同。
第1组俗语, 、 ,常用于 。
第2组成语, 、 ,多用于 。
仿照下面的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指导:①根据情景,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如段落中的加点词是
小羊的语气,画横线部分是狼的神态,画波浪线部分是狼的动作);②描述时做到具体生动,合情合理;③能够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如牛郎的老实,织女的善良。
一只狼看见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他吃掉。狼指责小羊把水弄脏了,
小羊说自己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狼又说小羊去年骂过他,小羊说那
时自己还没有出生。狼恼羞成怒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你。”
于是,他就把小羊吃了。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非常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磕儿,
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也还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可怜的小羊喊道:“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啊!”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吃掉了小羊。
仿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
……
1、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记录重点字词的意思。
乞巧节: 。
碧霄: 。
几万条: 。
2、关注作者,查资料书,收集作者基本信息,写在课本空白处。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代表作有《乞巧》《王仙坛》等。
3、画出古诗的朗读节奏。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4、借助插图,尝试了解诗意(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写在书上)。
5、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部分参考答案
交流平台:
故事中的人物 他的口吻 转换 合理的情节 动作、心理、语言 顺序,不可思议 设置悬念 故事情节。
1、有一天我在深山里打猎,从一只老鹰的嘴里救下了一条小白蛇,她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我,把嘴里含着的一颗宝石送给了我。我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动物说的话,打猎变得更方便了,分给乡亲们的猎物也更多了。但小白蛇叮嘱我不要将听到的动物的话告诉别人,否则我就会变成石头……
2、有一次金牛星和月老下棋,下到一半的时候,月老有事外出,这时候金牛星恰好看见月老桌子上的姻缘薄,便好奇地翻开看,看到织女和凡人牛郎会结为夫妻。后来金牛星因为违反天条被贬下凡,变成了一头牛,正好由牛郎养着。牛知道织女下凡的事后,就告诉牛郎织女会是他的妻子,应该怎么和她相识。
3、一次打猎时,他意外救下了一条小白蛇,没想到她是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报答海力布,便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送给了他。小白蛇还叮嘱海力布遵守使用宝石的禁忌。然而,有一天海力布从鸟的对话中得知自己居住的村子会有灾难降临。他急忙赶回村子劝乡亲们离开,但乡亲们一定要知道原因才愿意离开。
词句段运用:
1、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盼星星盼月亮 (望眼欲穿)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表达效果的不同:
第1组、俗语,简单易懂、生动活波,常用于口语。
第2组、成语,凝练、文雅多用于书面语。
2、“你是谁?为什么拿走我的纱衣?”织女问牛郎。牛郎连连向织女道歉,
说:“姑娘,实在对不起,我不是有意冒犯,是老牛告诉我你就是我的妻子,让我今天来这里见你。”然后,牛郎就把老牛让他拿纱衣的经过告诉了织女。织女一听,明白这是老牛泄露了天机。接着,她把自己在天上生活的情形和对人间生活的向往都告诉了牛郎。牛郎听到她向往人间生活,就说:“我们做夫妻吧,一起过日子。”织女见牛郎诚实、善良,心里疼惜他,就答应了。
日积月累: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
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比喻多。
2、唐 林杰 《乞巧》《王仙坛》
3、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