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上期课题 8. 我们受特殊保护教科书 书 名:《道德与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第一版教学目标1.了解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哪些?重点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2.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学会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与的特殊保护,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思,体会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幸福感。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法律内容。 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绘制法律知识手抄报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教学过程(一)导入:找共同点 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来看三幅图片,找找图上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三张图片,提问:观察三幅图上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未成年人) 出示未成年人特点:是的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未成年人具有: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这些特点。 师: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专门制定了一些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专门法律来保护”。齐读课题。 引出课题:专门法律来保护,齐读课题。 师:本课讲了三部专门为保护未成年人而制定的法律,我们先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设计意图】通过三幅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寻找图片人物的共同特点,帮助学生加深“未成年人”的概念,回顾“未成年人”所具有的特点,从而引出专门为保护未成年而制定的法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①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简介:1991年颁布,进行了三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②提问:同学们了解这部法律吗? 师:今天老师专门请到了法律讲解员,为我们介绍这部法律,一起来了解一下。 ③观看视频,了解法律。 ④提问:看了讲解,你们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涉及到哪些方面的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 师:是的,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但仅有这些保护还不够,还缺少一种保护——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 ①提问: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②出示漫画,思考:如果你遇到了图片上的情况,你会怎么做来保护自己?(同桌讨论) 预设:抛物,周旋,求救,警醒。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机敏的孩子,如果我们遭遇校园欺凌,你又会怎么做呢?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再伺机求救,下面我们来看看遭遇校园暴力的正确做法。 ③提问: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预设:在学校一直受到同学的欺负,被殴打、语言攻击…… ④出示校园欺凌的类型。 ⑤观看“校园欺凌”视频,提问: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小男孩,遭遇校园暴力了,你会怎么做? ⑥学生交流 ⑦明白校园欺凌带来的后果 ⑧小结:校园本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如果遇到学生欺凌,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不要沉默,更不要以暴易暴,要学会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拒绝学生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绘制法律知识手抄报 ①绘制手抄报 ②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法律讲解视频,有趣、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联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可能会面临的一些突发事件,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角色,将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应用,达到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目的;最后通过绘制法律知识手抄报,宣传法律知识,也能加深对法律的了解。图文结合,又不乏理论支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除了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保护,我们还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多重保护才会有备无患。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白学习法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