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第一课国体与政体
核心考点1国家是什么
一、国家的内涵
1.从起源上看: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2.从基本要素上看: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从国家性质上看: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4.从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点拨提升】民主与专政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含义不同
①民主的含义是指一种国家制度。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②专政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政治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联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国家职能与国家类型
1.国家职能:
(1)根本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2)社会管理职能: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和维护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2.国家类型: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点拨提升】当今不同类型国家民主的区别
三、认识国体与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区别: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主要是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关系。
(2)联系:相互作用: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变化。
【点拨提升】
1.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2.国体意义:人民民主专政,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3.政体意义:民主政体而不是专制政体。
全面比较国体和政体
2.影响政体的因素: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3.代议制:
(1)含义: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原因: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3)特点: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易混易错]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民主制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任何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民主(×)
任何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国家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是?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核心考点2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含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3.基石:人民代表大会
4.基本内容:
① 权力来源: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 权力机关: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 权力划分: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 组织和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原因: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一)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
①含义: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②主要表现: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经过选举产生。
③实际运用:
a.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制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和有效管理国家的形式
b.我国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3.君主立宪制:
①主要表现: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无实权)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②原因: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③分类: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日本、西班牙)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摩洛哥、约旦、沙特)
【点拨提升】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区别 国家元首产生办法 经过选举产生 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形成 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采用的 国家 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如美国、法国、德国等 少数国家采用,但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如英国、日本等
联系 ①都是现代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 ②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二)现代国家类型
1.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
2.议会制:
(1)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英国、日本、意大利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权力,向议会负责。
(2)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成员通常必须是议会议员。
(3)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4)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就得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制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成立新的政府。
(5)执政党——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
(6)权力中心——议会 议会具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
【点拨提升】
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
一院制:是议会只设立一个院的制度,丹麦、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度。
3.总统制: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大权。(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2)总统不由议会产生而是由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有任期。
(3)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向总统负责,而总统不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
(4)政府成员与国会议员不能兼任。独立于议会之外,不对议会负责。但有些事务,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
(5)执政党——能否成为行政首脑在于能否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6)权力中心——总统 议会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4.半总统制:
(1)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
议会制 总统制
区别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国家元首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的办法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组织政府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联系 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
(2)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掌握着重要的全国最高行政权力;
(3)政府的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不向总统负责
(4)实行国有:法国、俄罗斯、乌克兰、黎巴嫩等
核心考点3政党和利益集团
一、政党
1.产生: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观)
2.地位:政党是阶级的领导者
3.作用:在现代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的政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本质属性:阶级性
5.性质:政党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
6.主要目标: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不谋求执政,但积极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
7.主要手段: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8.政党类型:
(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点拨提升】
比较两种政党制度
现代政党制度的类型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类型 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 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 基本政治制度
特点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它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
2、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3、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含义 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岀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地位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 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它们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
目标 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
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 影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
分类 根据诉求性质不同分为: 自利型利益集团: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这类团体往往是职业性、专业性、功能性的组合(如:商会、医生协会、教师协会) 公益型利益集团:争取非经济性共同理想(如绿色环保组织、妇女权益保障组织)
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