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复习课件(共30张PPT)高一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复习课件(共30张PPT)高一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3.8新版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末复习
本册核心线索解读
1.本模块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2.贯穿本模块的线索有两个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现.反映、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然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体现、反映、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然要符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全书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活单位、解体
两大阶级、生产关系、主要矛盾、国家的产生与实质文明时代的门槛
产生、生产关系、生产力、封建制国家、阶级、消亡
生产关系、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危机、基本矛盾、前景和趋势
空想社会主义:
形成、作用、局限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
十月革命
多国实践
中国实践:悲怆历程、复兴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度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艰辛中探索
改革开放:历程、意义
四大理论、四个自信
新时代:内涵、主要矛盾
中国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01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知识框架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进程:起步阶段;新阶段、新水平;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意义:
改变4个面貌
迎来3个飞跃
内容
意义
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四个自信
邓、“三”、科、习
时间节点、解决的问题、历史贡献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必由之路
道路自信
正确理论、科学理论
根本制度保障、巨大优越性
强大精神力量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邓小平说:“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二)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1.会议的决议: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2.会议的意义: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三)历程(阶段)
1992年
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78年
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3年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3年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2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届 三中
十二届 三中
南方谈话+十四大
十四届 三中
十八大以来
十六届 三中
起步阶段
逐步深化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沿江五城、17个内陆省会、沿边城市开放,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十八大以来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知识梳理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
(四)意义
1.意义:
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2.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知识梳理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
(1)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你学会了吗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为我们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关于对外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②1978年,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③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必然进步
④对外开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你学会了吗
2.改革开放前,红蓝黑灰是中国人穿衣的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假领子”在中国流行起来,“的确良”(当时流行的一种布料)成为时尚;20世纪80年代,喇叭裤、蛤蟆镜引领时尚潮流;20世纪90年代,服饰呈现多元化、国际化,更多款式与花色可供选择;到了21世纪女性更加追求品位和个性化。这些变化根本上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 )
A.中国服饰风格的多样化
B.中国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C.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
D.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
C
你学会了吗
3.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可见,改革(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
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创立
1.标志: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三)完善(“四个自信”)
1.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①内容
领导核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根本任务: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地位:实现路径
③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②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内容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
②地位:制度保障
③意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作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1)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知识梳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四)结论(坚定“四个自信”)
1.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知识梳理
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
(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理论体系是正确理论、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
你学会了吗
1.新时代十年,“中国之制”以其强大的制度威力,确保我们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汇聚起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中国之制”之所以能够彰显出强大治理效能,是因为它( )
①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②能使我国的制度优势实现协调配合
③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能力
④始终以最新的思想理论为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你学会了吗
2.从最短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到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再到极具竞争性的税收优惠政策,150多项自贸港政策在海南落地实施。我国正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我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因为它是( )
①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④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你学会了吗
3.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深圳等7个经济特区。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由此可见,设立经济特区( )
①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经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易混易错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提示: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
易混易错
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选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提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提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表现。
易混易错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提示: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党的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
提示:应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易混易错
提示: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